[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碳酸钾法煤气脱硫废液的预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7369.1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3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娜;薛改凤;刘向勇;黄建阳;张垒;刘璞;王凯军;付本全;张楠;吴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碳酸钾 煤气 脱硫 废液 预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真空碳酸钾法煤气脱硫废液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电催化氧化反应:收集真空碳酸钾法煤气脱硫系统产生的脱硫废液,转移至缓冲液调节槽中存放,将存放在缓冲液调节槽中的脱硫废液转移至电催化氧化槽中进行电催化氧化处理以降解去除废液中的有机物和硫化物;
(2)苛化再生反应:在经步骤(1)电催化氧化处理后的出液转移至苛化反应槽中并向其中投加Ca(OH)2固体粉末,常温搅拌反应,利用Ca2+与脱硫废液中的CO32-反应生成CaCO3沉淀,将脱硫废液中的K2CO3再生为KOH,静置;
(3)再生碱液再利用:将苛化反应槽静置后的上清液转移至再生液槽中,将再生液槽中的液体转移至氨塔碱槽中,并向氨塔碱槽中加入NaOH碱液,然后将其混合后送至化产蒸氨塔蒸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碳酸钾法煤气脱硫废液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催化氧化处理工艺条件为:以钛基金属氧化物涂层电极RuO2—TiO2—IrO2 /Ti为阳电极,石墨为阴电极,电极间距5~10mm,阳极板和阴极板与待处理脱硫废液的有效接触面积为0.5~1m2,电解电压5~10V,电解时间为30min~120min,投加粒径为1-3mm的活性炭或焦炭颗粒作为离子电极,采用空气曝气,曝气量以离子电极悬浮在电催化氧化槽间不沉淀为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碳酸钾法煤气脱硫废液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时间为60~1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碳酸钾法煤气脱硫废液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a(OH)2固体粉末的加入量为20~40g/L脱硫废液,所述的反应时间为60~1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碳酸钾法煤气脱硫废液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步骤(1)的沉淀经煅烧分解处理生成Ca(OH)2后重复使用。
6.一种真空碳酸钾法煤气脱硫废液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缓冲液调节槽、电催化氧化槽、苛化反应槽、再生液槽和氨塔碱槽,所述的缓冲液调节槽、电催化氧化槽、苛化反应槽、再生液槽和氨塔碱槽依次通过管路相连,所述的缓冲液调节槽和电催化氧化槽、电催化氧化槽和苛化反应槽、苛化反应槽和再生液槽之间的相连管路上设有泵,所述的苛化反应槽和氨塔碱槽中设有搅拌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碳酸钾法煤气脱硫废液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苛化反应槽由并列设置的两个反应槽组成,所述的电催化氧化槽和苛化反应槽之间的连接管路分成两个支路,分别与苛化反应槽并列设置的两个反应槽相连,两个反应槽各通过管路与再生液槽相连,所述的两个支路上分别设有一个阀门,通过相应开合阀门,将电催化氧化槽处理后的液体转移至相应的反应槽中,使两个反应槽交错进行反应,即在一个反应槽加入Ca(OH)2进行沉淀反应时,另一反应槽充分静置沉降,而便于后续处理步骤的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碳酸钾法煤气脱硫废液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催化氧化槽中交替设有多个阴极板和阳极板,每相邻的一个阳极板和阴极板组成一对阴阳电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73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超声波静电过滤器的夹套式箱体
- 下一篇:一种超纯磷烷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