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量程MEMS CMOS静电梳齿谐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6737.0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7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薛惠琼;王玮冰;田龙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H03H9/24 | 分类号: | H03H9/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刘海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量 mems cmos 静电 梳齿 谐振器 | ||
1.一种多量程MEMS CMOS静电梳齿谐振器,其特征是: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谐振器单元(100)、第二谐振器单元(200)、第三谐振器单元(300)、第四谐振器单元(400)、第五谐振器单元(500)和第六谐振器单元(600),第一谐振器单元(100)、第二谐振器单元(200)、第三谐振器单元(300)、第四谐振器单元(400)、第五谐振器单元(500)和第六谐振器单元(600)分别具有两个输出端,第一谐振器单元(100)、第二谐振器单元(200)、第三谐振器单元(300)、第四谐振器单元(400)、第五谐振器单元(500)和第六谐振器单元(600)的输入端由金属连线合并连接;所述第一谐振器单元(100)、第二谐振器单元(200)、第三谐振器单元(300)、第四谐振器单元(400)、第五谐振器单元(500)和第六谐振器单元(600)分别包括基底(7)及基底(7)上的结构层,结构层包括上锚点(1-1)、下锚点(1-2)、第一叉指电容(2-1)、第二叉指电容(2-2)、第三叉指电容(2-3)、第四叉指电容(2-4)、上弹性梁(3-1)、下弹性梁(3-2)、振子质量块、左锚点(6-1)和右锚点(6-2);所述振子质量块包括左部质量块(4-1)和右部质量块(4-2),左部质量块(4-1)和右部质量块(4-2)由连接梁(5)连接;所述上弹性梁(3-1)和下弹性梁(3-1)分别包括四条折梁,上弹性梁(3-1)的四条折梁分别连接上锚点(1-1)和振子质量块,下弹性梁(3-2)的四条折梁分别连接下锚点(1-2)和振子质量块;在所述左部质量块(4-1)的左侧面上设有梳齿状排列的第一叉齿电容(2-1),在右部质量块(4-2)的右侧面上设有梳齿状排列的第二叉指电容(2-2);在所述左锚点(6-1)靠近左部质量块(4-1)的侧面上设有梳齿状排列的第三叉指电容(2-3),在右锚点(6-2)靠近右部质量块(4-2)的侧面上设有梳齿状排列的第四叉电容(2-4);所述第一叉指电容(2-1)位于两个第三叉指电容(2-3)的空隙之间,且第一叉指电容(2-1)与第三叉指电容(2-3)呈等距离的交叉配置;所述第二叉指电容(2-2)位于两个第四叉指电容(2-4)的空隙之间,且第二叉指电容(2-2)与第四叉指电容(2-4)呈等距离的交叉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量程MEMS CMOS静电梳齿谐振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谐振器单元(100)、第二谐振器单元(200)、第三谐振器单元(300)、第四谐振器单元(400)、第五谐振器单元(500)和第六谐振器单元(600)的叉指电容的大小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量程MEMS CMOS静电梳齿谐振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叉指电容(2-1)、第二叉指电容(2-2)、第三叉指电容(2-3)、第四叉指电容(2-4)、上弹性梁(3-1)、下弹性梁(3-2)、振子质量块和连接梁(5)的结构为垂直沉积叠加结构,该垂直沉积叠加结构自底层向上依次为第一介质层(8)、第一金属铝图层(9)、第二介质层(10)、第二金属铝图层(12)、第三介质层(13)、第三金属铝图层(15)和钝化层(16),第一金属铝图层(9)和第二金属铝图层(12)由设置在第二介质层(10)中的第一钨塞(11)连接,第二金属铝图层(12)和第三金属铝图层(15)由设置在第三介质层(13)中的第二钨塞(14)连接;在该垂直沉积叠加结构上设置多个垂直于基底(7)的侧墙(17),侧墙(17)由钝化层(16)的上表面延伸至基底(7)的上表面,在该垂直沉积叠加结构下部的基底(7)上设置悬空结构(1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量程MEMS CMOS静电梳齿谐振器,其特征是:所述悬空结构(18)在宽度方向上由基底(7)的一侧向基底(7)的另一侧延伸,且悬空结构(18)的宽度小于基底(7)的宽度;所述悬空结构(18)在高度方向上由基底(7)的上表面向基底(7)的下表面延伸,且悬空结构(18)的高度小于基底(7)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未经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67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宽电压隔离型直流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油压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