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及其输送存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75470.3 | 申请日: | 2013-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0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鹿方;许文强;刘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88/72;B65G65/32;B65G65/40;B65G3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11001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铝 系统 及其 输送 存储 方法 | ||
1.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仓储部分和物料输送部分,所述物料仓储部分包括仓体、仓顶下料管、仓内竖向下料管及卸料室,所述物料输送部分包括胶带输送机、第一斗式提升机、第一风动溜槽、第二风动溜槽、第二斗式提升机、第三风动溜槽、散装缓冲仓及袋包装缓冲仓;
所述物料仓储部分的仓顶下料管固装在仓体的顶端,仓顶下料管采用放射状结构,仓顶下料管的放射中心为进料口,在仓顶下料管的管体上设置有若干出料口,出料口方向朝下并与仓体内部相连通;所述仓内竖向下料管位于仓体内部,仓内竖向下料管的顶端与仓顶下料管相连通,仓内竖向下料管的底端与仓底相对应,在仓内竖向下料管管体上设置有若干出料口;所述仓底设置为漏斗状,所述卸料室设置在仓底的漏斗中心,在卸料室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在所述仓底内设置有卸料通道,卸料通道的进料端与卸料室相连通;在仓底内设置有供风通道,供风通道的出风口与仓体内部相连通,供风通道的进风口与风机相连通;
所述物料输送部分的胶带输送机的下料端与第一斗式提升机的上料端相连通,第一斗式提升机的下料端分别与第一风动溜槽和第二风动溜槽的上料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风动溜槽的下料端与物料仓储部分的仓顶下料管进料口相连通,物料仓储部分的卸料通道出料端与第三风动溜槽的上料端相连通,第三风动溜槽的下料端分别与散装缓冲仓和袋包装缓冲仓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风动溜槽的下料端与袋包装缓冲仓的进料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室设置为圆锥形结构,卸料室的进料口沿圆锥口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通道的出风口在仓底内均匀分布,仓底径向方向的出风口均采用独立供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内竖向下料管的出料口沿管体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仓顶下料管的出料口沿管体放射方向均匀分布。
5.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铝储仓系统的输送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氧化铝被输送到胶带输送机上,经过胶带输送机的输送进入第一斗式提升机;
步骤二:通过第一斗式提升机的提升输送,氧化铝被输送到第二风动溜槽上;
步骤三:通过第二风动溜槽的输送,氧化铝被输送到袋包装缓冲仓,完成袋装堆存;
步骤四:袋装堆存完成后,第二风动溜槽停止工作,后续氧化铝通过第一斗式提升机被输送到第一风动溜槽上;
步骤五:通过第一风动溜槽的输送,氧化铝被输送到仓顶下料管内,经过仓顶下料管及仓内竖向下料管的出料口落入仓体内,直到堆存结束;
步骤六:对仓体内堆存的氧化铝进行卸料作业,对仓底内的供风通道进行供风,供风通道内的风通过出风口进入仓内,在风力作用下,最下层的氧化铝被扰动,扰动后的氧化铝经过卸料室的进料口流入卸料室内,再通过卸料通道流入第三风动溜槽上;
步骤七:通过第三风动溜槽的输送,氧化铝被分别输送到袋包装缓冲仓和散装缓冲仓,完成袋装堆存和散装堆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54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