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粒级多杂质共生难解离萤石矿浮选选矿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4937.2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军;马兴巍;曹外芳;刘志方;肖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鑫源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 |
代理公司: | 郴州大天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2 | 代理人: | 徐起堂 |
地址: | 42420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粒 杂质 共生 难解 萤石 浮选 选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萤石矿浮选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细粒级多杂质共生难解离萤石矿浮选选矿方法。
背景技术
萤石是国家战略性矿石资源,是氟化工行业的主导原料,对于人类环保事业的支持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国的萤石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是大部分是属于多杂质低品位难选萤石,并且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单一富矿萤石资源越来越少,萤石资源逐渐呈现贫、杂、细等特点,这就对萤石选矿技术要求更高,因此,除杂,特别是一些杂质共生紧密、甚至杂质夹带的难选萤石矿的杂质分离是萤石选课的主要目的。目前,一般采用浮选分离的方法除去萤石矿中杂质,因此,合适的浮选工艺是萤石高效浮选除杂的关键。
萤石矿的杂质种类主要有方解石、云母、重晶石以及石英,对于单一杂质种类的萤石矿比较容易实现萤石与脉石矿物的分离。但是,当萤石矿中同时含有方解石、云母、石英等不同杂质,并且各种杂质与萤石矿共生紧密,甚至有些萤石矿晶中格夹带杂质,难以分离。要实现萤石与脉石矿物的分离,就必须实现萤石矿与脉石矿物的完全解离,对磨矿的要求很高,并且对萤石浮选的药剂及工艺要求很高。采用传统的萤石选矿单一精矿闭路工艺流程,要想得到高品位的萤石精矿比较困难,精矿回收率较低,同时对磨矿要求特别高,磨矿要求很细,以实现萤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充分解离,选矿成本过高,同时磨矿过细又可能使得部分萤石泥化而流失。精选中矿顺序返回,由于中矿绝大部分是杂质与萤石紧密共生的连生体,势必会造成精选环境恶化,最终影响萤石精矿质量。因此,找到一种简单的细粒级多杂质共生难解离萤石矿浮选选矿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渴望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回收率高的细粒级多杂质共生难解离萤石矿浮选选矿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细粒级多杂质共生难解离萤石矿浮选选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磨矿。在磨矿步骤中,使磨矿后的萤石-200目占85%,其包含了充分解离的易选萤石矿和细粒级多杂质共生难解离萤石矿;
b.分离。在第四次精选步骤中,将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细粒级多杂质共生难解离萤石矿与充分解离的易选萤石矿分离出来,使充分解离的易选萤石矿继续浮选进入到最终的萤石精矿中。
本发明的选矿方法磨矿适当放粗,从原来的-325目占90%以上放宽到现在的-200目占85%,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磨矿后的萤石主要由一些充分解离的易选萤石矿和一些与其他杂质未完全解离的难选萤石矿组成。浮选过程中,粗选保持萤石的高回收率,两种不同性质的萤石矿粒同时上浮。在精选过程中,将第四次精选的中矿打开,作为一种低品位的萤石精矿(品位在80%-85%),其主要构成是那部分细粒级杂质萤石共生体,这些萤石矿的特点是萤石晶格中嵌有少量其他杂质,很难实现萤石与杂质的完全解离,这部分萤石矿如果进入到浮选终端产品中,势必会影响精矿的质量;易选萤石精矿进入到最终的萤石精矿中,得到部分高品位的萤石精矿(品位在93%-95%),两种不同萤石矿粒的不同走向,实现精矿两种不同品级产品的分离,两种产品按照一定的比例产出,既保证了部分高品位酸级萤石矿的产出,相比于原单一选矿方法,萤石综合回收率提高了20%。
采用本发明的选矿方法进行微细粒级多杂质共生难解离萤石矿的萤石分离,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回收率高,产品价值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细粒级多杂质共生难解离萤石矿浮选选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磨矿。在磨矿步骤中,使磨矿后的萤石-200目占85%,其包含了充分解离的易选萤石矿和细粒级多杂质共生难解离萤石矿;
b.分离。在第四次精选步骤中,将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细粒级多杂质共生难解离萤石矿与充分解离的易选萤石矿分离出来,使充分解离的易选萤石矿继续浮选进入到最终的萤石精矿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鑫源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鑫源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4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组件及电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侧挂式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