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茎泽兰综合利用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74932.X | 申请日: | 2013-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4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华;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市西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3/00;A23L3/3472;A01N65/12;A01P7/04;A01P1/00;A01P3/00;A01G31/0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罗贵飞;梁鑫 |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泽兰 综合利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套紫茎泽兰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工艺,属于林业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紫茎泽兰(Ageratinaadenophora)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原产中、南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在20世纪40年代由缅甸传入云南省临沧地区最南部的沧源、耿马等县,现已在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湖北、西藏等省区广泛分布,并随西南风向东、北蔓延。到2012年,西南地区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茎泽兰分布,仅云南省的分布面积就达250多万公顷。由于紫茎泽兰的繁殖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墙头、岩坎、石缝均能生长,扩散速度约为60千米/年。然而紫茎泽兰具有较强的毒性,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牛羊中毒,严重破坏植被群落结构,影响生态环境、园林景观及农业生产,被称为植物界里的“杀手”、“头号入侵植物”。
开展紫茎泽兰的综合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野生资源的肆意蔓延,减轻紫茎泽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而且还可以实现变恶为宝,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截至目前,相关的紫茎泽兰开发利用的专利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的还十分少见,因此,如何调控紫茎泽兰综合利用的工艺,从而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生产与实践,我们发现紫茎泽兰在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如下困难:(1)紫茎泽兰的资源虽多,但主要分布于交通不便的大山之中,收集难度较大,运输也不方便,从而使得紫茎泽兰运达工厂时的新鲜度下降,叶片中的绿原酸含量也明显降低。因此,在紫茎泽兰综合利用中,从叶片中提取绿原酸的难度较大。(2)紫茎泽兰茎杆、枝叶的木质化程度差别较大,若需要粉碎至长度小于0.5cm的碎末,须经过2-4次粉碎,且经1次粉碎就能达到要求的木质化程度较低的枝叶会经过不必要的1-3次粉碎,成本较高。因此,实际生产中,可在粗粉碎之后,分筛成不同尺寸的碎料,然后根据碎料的不同尺寸和材质,制作出相应的产品,从而降低粉碎能耗。(3)紫茎泽兰制作的各类产品中,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市场差异较大。因此,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市场规律来确定紫茎泽兰开发的产品类型及工艺。
本发明在多年的生产实践基础上,以“头号入侵植物”——紫茎泽兰为主要原料,总结出了一套紫茎泽兰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紫茎泽兰综合利用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紫茎泽兰综合利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采收的紫茎泽兰地上新鲜植株进行粉筛,得到碎末长度为2cm以下和2cm以上的两种原料;
b、将步骤a得到的两种原料分别放入浸提池,首先采用按重量计含乙醇75~90%、含尿素或硫代尿素0.05~0.20%的浸提液浸提1~2天,过滤后,采用自来水继续浸提1~2天,然后将两种原料的浸提液分别混合得到乙醇浸提液和水提液;
c、将步骤b中两种原料浸提之后得到的滤渣分别放置,其中碎末长度为2cm以下的滤渣加入滤渣重量0.1~0.5%的氧化钙,充分混匀,然后使混合物料的温度上升至30~35℃,待用;碎末长度为2cm以上的滤渣自然干燥5~10天后,待用;
d、取步骤b制得的乙醇浸提液减压蒸馏至乙醇含量为30~50%,制成熏蒸型保鲜剂;取乙醇浸提液和水提液按重量比4~6︰5的比例混合,减压蒸馏至乙醇和水的含量为30~50%的浓缩液;取取乙醇浸提液和水提液按重量比2~5︰5的比例混合,经冷冻减压干燥处理得到粉状物料;
e、取步骤d得到的浓缩液分别用于制备水剂型生物农药和乳剂型生物农药;
f、取步骤d得到的粉状物料用于制备可湿性粉剂型生物农药;
g、将步骤c处理后的长度2cm以下的滤渣与草炭按重量比2︰3~5的比例混合,并添加滤渣和草炭总重量1~2%的尿素,然后利用高温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将发酵之后的腐熟物料进行分筛,长度0.5cm以下的腐熟物料制备成生物有机肥;长度0.5~1cm的腐熟物料制备成育苗基质;长度1~2cm的腐熟物料制备成可降解花盆;
h、将步骤c处理后的长度2cm的滤渣进行炭化,制得活性炭;
i、取步骤d制得的粉状物料与步骤h制得的活性炭按重量比8~15︰1的比例混合,制成保鲜剂;
j、取步骤g中制得的生物有机肥和步骤h中制得的活性炭按重量比3~6︰1的比例混合,制成富含生物炭的生物有机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市西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市西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49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