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浇筑坡屋面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其使用的钢筋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3125.6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5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梁振;蔡希杰;吴智伟;吴昊;胡沛钰;付新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鹏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2 | 分类号: | E04B7/02;E04G11/36;E04G2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5180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浇筑 屋面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及其 使用 钢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筑屋面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其使用的钢筋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浇筑坡屋面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其使用的钢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对于预制梁、板的制作,普遍采用支设模板,绑扎钢筋,铺设垫块,保证底层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而对于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与厚度的控制,则要依靠施工人员借助预设的标高参照点目测控制,其施工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多,尤其是夜间作业,视线不好,质量和效率很难保证,需增加砂浆找平层来弥补,无形中增加了施工成本。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钢筋制作的导向标尺,施工中,只要作业人员沿导向标尺的导向钢筋推动刮板即可刮平屋面并保证混凝土的厚度和质量,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浇筑坡屋面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及其使用的钢筋结构,保证浇筑混凝土的质量,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浇筑坡屋面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施工要求,铺设坡屋面的倾斜模板,绑扎坡屋面钢筋,钢筋层之间设置钢筋支架,制作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垫块,水泥砂浆垫块设置在坡屋面钢筋与倾斜模板之间,水泥砂浆垫块构成坡屋面钢筋在倾斜模板上的支撑,保证坡屋面的钢筋与倾斜模板之间的设计距离;
步骤2,设置导向标尺,导向标尺由导向钢筋与支撑筋组成,导向钢筋与支撑筋固定,支撑筋与坡屋面钢筋固定,导向钢筋与倾斜模板之间的距离与浇筑坡屋面混凝土厚度对应,导向钢筋之间平行设置,同时又与坡屋面的倾斜模板平行;
步骤3,浇筑混凝土,依靠已经固定好的导向标尺,用相应的刮板沿相邻导向标尺的导向钢筋上移动,将浇筑混凝土刮平,使混凝土厚度与导向钢筋高度一致。
导向标尺的导向钢筋沿模板纵向或横向设置,导向钢筋的间距为2—5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浇筑坡屋面混凝土使用的钢筋结构,其构件包括钢筋骨架、钢筋支架、垫块、模板,还包括导向标尺,导向标尺由导向钢筋与支撑筋构成,导向钢筋与支撑筋固定,支撑筋与钢筋骨架固定,导向钢筋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与浇筑坡屋面混凝土厚度对应。
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60°;每组导向钢筋之间互相平行,间距2—5米,并与坡屋面的模板平行,导向钢筋的直径为10-20毫米;支撑筋沿导向钢筋布置,间距0.5—0.8米,每根导向钢筋上设置的支撑筋的数量为3-10个,支撑筋的直径为10-20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屋面浇筑混凝土的质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坡屋面示意图。
图中,钢筋1、垫块2、模板3、钢筋支架4、导向钢筋5、支撑筋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浇筑坡屋面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施工要求,铺设坡屋面的倾斜模板,绑扎坡屋面钢筋,钢筋层之间设置钢筋支架,制作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垫块,水泥砂浆垫块设置在坡屋面钢筋与倾斜模板之间,水泥砂浆垫块构成坡屋面钢筋在倾斜模板上的支撑,保证坡屋面的钢筋与倾斜模板之间的设计距离;
步骤2,设置导向标尺,导向标尺由导向钢筋与支撑筋组成,导向钢筋与支撑筋固定,支撑筋与坡屋面钢筋固定,导向钢筋与倾斜模板之间的距离与浇筑坡屋面混凝土厚度对应,导向钢筋之间平行设置,同时又与坡屋面的倾斜模板平行;
步骤3,浇筑混凝土,依靠已经固定好的导向标尺,用相应的刮板沿相邻导向标尺的导向钢筋上移动,将浇筑混凝土刮平,使混凝土厚度与导向钢筋高度一致。
导向标尺的导向钢筋沿模板纵向或横向设置,导向钢筋的间距为2—5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浇筑坡屋面混凝土使用的钢筋结构,其构件包括钢筋骨架、钢筋支架、垫块、模板,还包括导向标尺,导向标尺由导向钢筋与支撑筋构成,导向钢筋与支撑筋固定,支撑筋与钢筋骨架固定,导向钢筋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与浇筑坡屋面混凝土厚度对应。
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60°;每组导向钢筋之间互相平行,间距2—5米,并与坡屋面的模板平行,导向钢筋的直径为10-20毫米;支撑筋沿导向钢筋布置,间距0.5—0.8米,每根导向钢筋上设置的支撑筋的数量为3-10个,支撑筋的直径为10-2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鹏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鹏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3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