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肝护肝药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71780.8 申请日: 2013-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3704433A 公开(公告)日: 2014-04-09
发明(设计)人: 王宫;洪华炜 申请(专利权)人: 武夷山本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A61K36/8905;A61P1/16
代理公司: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代理人: 宋连梅
地址: 354300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保肝护肝 药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肝护肝药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是体内物质能量代谢的中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中药器官,常见的肝病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炎主要以慢性肝炎为主,按病因学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毒性肝炎、遗传性疾病及其他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而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最为常见,乙肝病毒式一种世界性传染疾病。目前,治疗肝病的药物很多,但人们还在继续研究开发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产品,作为茶饮料的形式,在日常饮茶过程中达到预防和治疗肝病、保肝护肝的效果海未见相关的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保肝护肝药茶,能够使肝指标不好或肝炎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的喝茶过程中预防和辅助治疗,从而达到保肝护肝的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 

一种保肝护肝药茶,所述保肝护肝药茶的组分及其含量如下:乌蕨1-10重量份,制香附1-6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乌蕨与制香附的细度均为60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保肝护肝药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制成的药茶饮用方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上述技术问题之二的: 

一种保肝护肝药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如下: 

步骤10、将精选的乌蕨与制香附置于90~100℃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0 分钟; 

步骤20、将干燥完的乌蕨与制香附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细度为60目的细粉; 

步骤30、将乌蕨与制香附细粉以每包2.5克的规格进行包装,且用茶棉纸包装成袋泡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中乌蕨为1-10重量份,制香附为1-6重量份。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将乌蕨与制香附制成药茶,并以袋泡茶的形式进行包装,因此饮用十分方便,并且口感好;能够使肝指标不好或肝炎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的喝茶过程中预防和辅助治疗,从而达到保肝护肝的效果,同时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肝护肝药茶,所述保肝护肝药茶的组分及其含量如下:乌蕨1-10重量份,制香附1-6重量份。 

所述乌蕨与制香附的细度均为60目。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一种保肝护肝药茶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如下: 

步骤10、将精选的乌蕨与制香附置于90~100℃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0分钟; 

步骤20、将干燥完的乌蕨与制香附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细度为60目的细粉; 

步骤30、将乌蕨与制香附细粉以每包2.5克的规格进行包装,且用茶棉纸包装成袋泡茶。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保肝护肝药茶对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报告 

1、实验材料 

1.1受试样品本发明保肝护肝药茶的浸膏。按浸膏量算,人体推荐量 为2.12g/人.天(相当于16g生药/人.天)。按人体推荐量的5、10、30倍量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 

1.2实验动物雄性清洁级ICR种小鼠,体重18-22g;由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闽)2012-0001。 

1.3仪器与试剂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AU5811;AST、ALT、LDH试剂盒由武汉贝克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批号分别为2739、2727、1629。刀豆蛋白A IV:CASNo.11028-71-0,SIGMA。 

2、实验方法 

2.1分组与给药将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保肝护肝药茶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人体推荐量的5、10倍、30倍,即0.177g、0.354g、1.06g/kg剂量灌胃给予保肝护肝药茶溶液;空白组、模型组按0.1ml/10g剂量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30天。动物每周称2次,按体重调整给药剂量。于实验第31天,将模型组、保肝护肝药茶低、中、高剂量组按15mg/kg剂量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溶液,空白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禁食8小时后,摘眼球采血进行生化检测,取肝脏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2.2观察指标 

2.2.1检测指标AST、ALT、LDH采用试剂盒法测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夷山本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夷山本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1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