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学习算法的智能三维场景还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71604.4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6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路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学习 算法 智能 三维 场景 还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场景还原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自学习算法的智能三维场景还原方法。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中的“现实”是泛指在物理意义上或功能意义上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环境,它可以是实际上可实现的,也可以是实际上难以实现的或根本无法实现的。而“虚拟”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意思。因此,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并操作、控制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即人是这种环境的主宰。
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化技术目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小区安保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方法,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化技术则能够提高安保的强度,比如小区内模糊的录像视频可以通过三维动画还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学习算法的智能三维场景还原方法,其在模糊的监控的情况下通过提取视频图像的参数进行学习,然后通过三维动画还原现实场景,能够实际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监控中心,并且在自动模式下通过分析视频截图能根据设定的安全级别进行报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自学习算法的智能三维场景还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视频采集器将所需视频信息汇集到采集中心,定时截取位图图像,按时间顺序放置到图像采集区;
B、横向分析图像的内容:根据图像分割算法,将图像中的关键元素分割出来,再对此关键元素进行分析,对比二维角色库中的角色值判读角色;
C、纵向分析视频的内容的动作:动作是通过前后图像之间的关键角色的灰度差值来综合分析;
D、通过步骤B和步骤C的分析,将这段视频的结果存放在三维数组中,然后传给三维场景还原模块;
E、三维场景还原模块根据出来的数据,在三维角色库和三维动作库中查找相应的值,从而还原场景;
F、还原场景后检测是否系统为自动模式,如果不是则返回三维仿真场景,如果是则进入自学习系统进行循环。
步骤D与步骤E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D1、根据反馈的角色和动作,计算出一个安全等级,根据等级的高低决定是否自动报警。
步骤E中,在还原场景的同时记录整个视频的时间轴,当还原三维场景的时候如果需要查看原视频则可以根据视频的时间进行定位。
一种基于自学习算法的智能三维场景还原系统,由监控图像分析模块、数据优化模块、智能检索模块和三维场景仿真还原模块构成。
进入自学习系统进行循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F1:将最易发生事故的监控作为目标,将其余的监控视为蜂群,各个监控之间的路线、安全级别视为权值,蜂群是由模拟了其他监控器参数的个体组成;
F2:搜索原理,每个蜂群即代表所有监控设备又代表了一个优化路线,这样每个蜂群都按照目标去搜索,当搜索规定的次数之后,最接近目标的那个或者收敛最快的蜂群就是比较容易发生事故的监控区,需要进行视频检测和场景还原;
F3:如果始终找不到最优,或者所有的蜂群都不收敛离目标越来越远,说明设置参数有问题,需要在界面修改;
F4:找到最容易发生事故的监控之后,需要将所有蜂群进行初始化,把目标值设为上次搜索到的监控的参数值;
F5:返回结果,进行优化。
一种基于自学习算法的智能三维场景还原系统,由监控图像分析模块、数据优化模块、智能检索模块和三维场景仿真还原模块构成。用户可以在系统界面上设置时间来提取关键时间段的视频,后台则会自动识别本段视频的关键内容,返回三维模拟场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手动还原场景:通过界面设置时间段获取视频的还原场景;通过选择设置精确参数可以设置还原场景的精确度;
2、通过选择设置场景复杂度来获取关键事件的发生,抛弃一切不必要的场景,比如:环境中的花草树木;
3、自动还原场景功能,用户可以设定系统在夜间通过自学习算法选择式的进行时间段的场景还原,(比如:每十分钟进行监控图像的场景还原);
4、自动报警功能,在上一功能中,在随机还原的构成中如果匹配我们设定的报警级别则会驱动报警装置,报警给安保人员,比如:在小区的应用中,夜间有人翻墙而入小区,并且通过图像内容分析抓取此人的特征,比如身高、体型、衣着的模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1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