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AMS数据的输电线路高抗运行状态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1560.5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5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学;孟显;孙晓彦;杨东;王立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24 | 代理人: | 吴鸿维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ams 数据 输电 线路 运行 状态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AMS数据的输电线路高抗运行状态识别方法,属于电气工程领域下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
背景技术
WAMS数据具有数据密度大、能够通过本身时标进行断面对其的特点。每秒25Hz~100Hz的数据为电力系统分析提供的大量数据,即使通过电力系统传统的分析方法,经过分析计算同样可以获取大量的分析样本,为后续的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提供海量数据基础。
正态分布也叫常态分布,是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自然界、人类社会、心理和教育中大量现象均按正态形式分布,例如能力的高低,学生成绩的好坏等都属于正态分布。置信区间是指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在统计学中,一个概率样本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是对这个样本的某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置信区间展现的是这个参数的真实值有一定概率落在测量结果的周围的程度。置信区间给出的是被测量参数的测量值的可信程度,即前面所要求的“一定概率”。这个概率被称为置信水平。本方法引入正态分布和置信区间的概念,是将概率论理论集成引入电力系统应用,进行数据挖掘,对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得到准确的辨识结果。
在电力系统网络中,部分输电线路的采集PT/CT建在输电线路高抗的外侧,由这类线路采集的电流包括高抗电流和输电线路电流。因此在进行输电线路参数辨识时需要将高抗电流从采集电流中去除,以达到准确辨识的效果。但由于PMU本身原理和布点的影响,WAMS系统无法提供传统的SCADA系统中提供的电力输电网络中的开关信息,无法判断高抗的投运状态。本发明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种基于OSB总线和快速CIM模型同步器的在线模型交互方法,通过输电线路两端的拓扑关系获取高抗存与输电线路连接情况,并通过利用WAMS数据计算输电运行参数,进而判断高抗投运方式,提供了一种通过WAMS数据直接判断高抗投运状态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PMU本身原理和布点的影响,WAMS系统无法提供电力输电网络中的开关信息,无法判断高抗的投运状态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WAMS数据直接判断高抗投运状态的方法,通过输电线路两端的拓扑关系获取高抗存与输电线路连接情况,并通过利用WAMS数据计算输电运行参数,进而判断高抗投运方式。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WAMS数据的输电线路高抗运行状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主站采集的WAMS数据对输电线路进行分析计算,再根据正态分布理论,求出输电线路参数,并以计算的输电线路参数为依据与实测参数进行比较,进而辨识输电线路高抗的运行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WAMS数据的输电线路高抗投运行态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抗运行状态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读取电力调度能量管理系统EMS中电力系统模型数据和输电线路参数;
(2)对步骤(1)中读取的电力系统模型在假设所有开关的状态为合的情况下进行拓扑分析,以此判断输电线路两端是否关联高抗;
(3)读取由WAMS系统采集的在设定时间T内各采集时刻的输电线路首端电压末端电压首端电流末端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1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爪极式永磁稳压发电机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双向计量三相智能电能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