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直流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0771.7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8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隋延波;马强;张良;孔令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273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直流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压直流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机房业务的快速发展,IDC数据机房设备对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IDC数据机房一般采取UPS系统(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系统)对IDC数据机房设备进行供电。在UPS系统供电系统中,当市电正常时,直流主回路有直流电压,供给DC-AC交流逆变器,输出稳定交流电压,同时市电经整流后对电池充电,当市电欠压或突然掉电时,电池组通过隔离二极管开关向直流回路馈送电能。
但是,所述UPS系统如果要输出稳定的电路,则必须保持交流电相位、相序、频率一致,如果不一致会导致电网紊乱,但是如果需要保持交流电相位、相序、频率一致则必然造成所述UPS系统的扩容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使负载扩容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直流供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整流设备、第二整流设备、双向直流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和直流母线;
所述第一整流设备和第二整流设备的输入端与市电相连,所述第一整流设备和第二整流设备的输出端与直流母线相连;
所述双向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直流母线相连,输出端与电源模块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整流设备包括:
输入端与市电相连的可调变压器;
输入端与可调变压器输出端相连的交流滤波设备;
输入端与所述交流滤波设备的输出端相连的整流桥;
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相连的直流滤波设备,所述直流滤波设备的输出端与直流母线相连;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N个串联的电池组,所述N为不小于1的正整数。
优选的,上述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中,所述整流桥包括:三相整流桥;
所述三相整流桥包括: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一开关单元串联的第二开关单元;
第三开关单元,与第三开关单元串联的第四开关单元;
第五开关单元,与第五开关单元串联的第六开关单元;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两端与所述直流滤波器的两个输出端相连;
所述串联后的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串联后的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串联后的第五开关单元和第六开关单元、电容相互并联;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的公共端、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的公共端、第五开关单元和第六开关单元的公共端分别与所述交流滤波器的三个输出端相连。
优选的,上述高压直流供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包括:
输入端与所述交流滤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的电压检测器;
输入端与所述交流滤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的电流检测器;
六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六个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相连的驱动电路;
输入端与所述直流滤波单元输出端相连的直流电压检测器;
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压检测器输出端相连的运算控制器,所述运算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运算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与直流电压检测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运算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相连。
优选的,上述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开关管,与所述开关管反向并联的二极管。
优选的,上述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中,所述运算器,用于依据所述电压检测器、电流检测器和直流电压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依据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的通断。
优选的,上述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电源管理系统,用于实时获取所述电源模块的运行参数和运行状态。
优选的,上述高压直流供电系统中,还包括:中央监控单元;
所述中央监控单元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与第一整流设备、第二整流设备、双向直流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和电源管理系统进行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0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滚动轴承的自动排脂结构
- 下一篇:氢氧化钴催化剂催化氧化一氧化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