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0302.5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8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殷晓东;王海东;黄海;陈美平;王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韩小雷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有机 污染 土壤 热脱附 修复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热脱附技术是修复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的有效技术之一,已被成功运用于多环芳烃、非氯代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苯系物、有机农药、除草剂等污染土壤的修复。热脱附技术通常采用直接或间接加热土壤的方式,土壤温度需加热到200-600℃,耗能较高,在处理的过程中向环境中散发大量热,造成极大的热量的损失,如何合理利用余热是热脱附系统降低能耗的重要问题。
通常,热脱附系统中热能的损失来自三个方面:①加热回转窑筒体的散热,一般回转窑筒体热辐射造成的热量损失为10%-20%;②高温烟气排放携带的热量损失;③高温土壤排放损失的辐射热。对于传统的回转窑加热系统,土壤处理量为25m3/h时,高温烟气散发的热量损失为30%-60%,土壤散发的热量损失为10%-20%。因此,传统的热脱附回转窑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回收利用系统中各部分的散热可为系统节约更多的能源,大幅降低处理成本。
活性炭吸附方法是处理热脱附污染气体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吸附效率高,适用面广,能同时处理多种混合废气;运行过程中较少产生二次污染,性能稳定,去除效率可达95%;且设备投资少,维护方便,活性炭搬运灵活。但对于多数用户,由于缺乏专用设备无法进行活性炭再生,运行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充分回收利用系统余热、节约资源的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处理的系统,包括送料系统、土壤预热及热回用系统、回转窑加热系统、土壤冷却及热回用系统、土壤出料系统、尾气除尘及降温系统、污水处理及冷却系统、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气体排放系统,所述送料系统通向所述土壤预热及热回用系统、所述土壤预热及热回用系统通向所述回转窑加热系统,所述回转窑加热系统通向土壤冷却及热回用系统,所述土壤冷却及热回用系统通向所述土壤出料系统;所述土壤冷却及热回用系统通向所述回转窑加热系统,所述回转窑加热系统通向所述土壤预热及热回用系统,所述土壤预热及热回用系统通向尾气除尘及降温系统,所述尾气除尘及降温系统通向所述活性炭吸附系统,所述活性炭吸附系统通向所述气体排放系统,所述尾气除尘及降温系统与所述污水处理及冷却系统相连。
其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土壤预热及热回用系统和所述回转窑加热系统相连接的防尘罩中,并与所述活性炭吸附系统相连的活性炭再生装置,所述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和空气换热器,所述空气换热器为盘管式空气换热器,利用所述空气压缩机向所述盘管式空气换热器的一端压入空气,高温烟气经过所述盘管式空气换热器与盘管中的空气换热,使盘管中的空气升温而高温烟气降温,所述盘管式空气换热器的另一端排出的热空气被导入吸附饱和的活性炭吸附箱中进行活性炭脱附再生。
其中还包括网络监控系统,所述网络监控系统与各所述系统或/和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滚筒筛、破碎机、输送机和给料机,所述滚筒筛一侧通向所述破碎机,所述滚筒筛下方出料口及所述破碎机下方出料口通向所述输送机,所述输送机通向所述给料机,所述给料机通向所述土壤预热及热回用系统。
其中所述土壤预热及热回用系统包括回转转筒烘干机,所述回转转筒烘干机包括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和排气口,其中,进料口与排气口在物料输入端,出料口和进气口在物料输出端,所述送料系统通向所述回转转筒烘干机入料口,所述回转转筒烘干机出料口/进气口与所述回转窑加热系统相连,所述回转转筒烘干机排气口通向所述尾气除尘及降温系统,所述回转转筒烘干机内壁设有扬料板,加热热气来自所述回转窑加热系统中的高温烟气,采用直接加热的方式。所述土壤预热及热回用系统的作用包括①预热土壤至50-200℃②调节土壤含水量③热脱附土壤中的部分易挥发的有机污染物。高温烟气与所述烘干机中的土壤逆向流动,从土壤中解吸出来的有机污染物与高温烟气混合并一同从所述烘干机的出气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0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