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收芯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70287.4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0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谢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培新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53 | 分类号: | A61F13/53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吸收性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收芯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次性吸收性用品领域中,例如:纸尿裤、卫生巾等,其吸收芯通常都是由上下两层卫生纸夹持中间的棉芯组成,这里的棉芯通常是由模轮扣模输出,且其输出也是连续性的,而卫生纸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将这一连续的长条状棉芯夹持,以增加棉芯的牢固、稳定度,防止棉芯在输送过程中松散,而在实际的使用中,卫生纸并没有产生实际的功用。因为产品所需要的棉芯往往都是小块状,所以这种长条状棉芯需要在后续的生产中通过切断装置切断,而后经过差速输送的方式输入至成品成型流程中。现有的工艺流程中利用卫生纸夹持的方式在业界已为公知技术,且其沿用了许多年,虽然通过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吸收芯的实用性不错,但是生产这种吸收芯的工艺流程较长,生产装置较多,操作人员也较多,无疑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且由于机器较多,也容易导致更加频繁的故障率,不利于生产活动的进行。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较为精简、生产效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的吸收芯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收芯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原料输入粉碎机中粉碎,并将粉碎后的毛绒浆输出;
第二步,将由粉碎机粉碎的毛绒浆输入模穴模轮装置中,并加入高分子材料,进行成型;
第三步,将模轮装置成型完毕的棉芯通过转移吸附装置吸附,并转移至输送皮带上,输送;
第四步,在输送过程中,在棉芯上部覆盖一层无纺布,在棉芯的底部覆盖一层PE膜,并通过喷胶的方式使棉芯与无纺布、PE膜黏合;
第五步,将黏合无纺布与PE膜后的棉芯输入光压装置中,压紧、平整,而后输出;
第六步,将光压后的棉芯包边,而后进行纵向折叠;
第七步,将折叠后的棉芯输入切断装置中,进行成品的裁剪、去边;
第八步,将裁剪后的棉芯进行三次折叠,使其占用的空间减小,并通过压力装置,将折叠后的棉芯压实,以减小体积,而后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模穴模轮装置包括机架、及均匀分布地设于机架上的复数个模穴。
进一步的,在第一步与第二步之间,还设置有打散装置,将毛绒浆输入打散装置中,经打散后在输入模穴模轮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打散装置包括支架、可转动地设于支架上的两个以上的打散辊、驱动装置,所述各相邻打散辊之间通过链条或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其中一打散辊传动连接,所述各打散辊上沿轴向均匀分布地设有复数个打散棒,所述相邻两打散辊上的打散棒不互相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打散辊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地设有两组以上的打散棒。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打散辊上的打散棒分别错位设置以不互相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各打散棒伸出打散辊表面的长度大于相邻两打散辊之间距离的一半。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上下包覆卫生纸的生产工艺相比,本生产工艺利用模穴模轮成型的方式,将棉芯成型成单个的棉芯,而非连续性的长条形棉芯,并通过喷胶的方式添加上层无纺布及下层PE膜,并将添加上层无纺布及下层PE膜的棉芯进行光压,使其黏合更稳固,进而至今进入输送流程不必经过棉芯的切断;进一步的,在粉碎机与模穴模轮装置之间设有打散装置,可以使浆料输送至模轮时更均匀,使产品的质量更好;进一步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地设有两组以上的打散棒,使打散的效率更高,打散效果更好;进一步的,通过错位设置,使打散棒之间不会互相干涉,使打散更全面;进一步的,通过增长打散棒的长度,使得打散的效果更好,打散的范围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打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收芯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原料输入粉碎机中粉碎,并将粉碎后的毛绒浆输出;
第二步,将由粉碎机粉碎的毛绒浆输入模穴模轮装置中,并加入高分子材料,进行成型;
第三步,将模轮装置成型完毕的棉芯通过转移吸附装置吸附,并转移至输送皮带上,输送;
第四步,在输送过程中,在棉芯上部覆盖一层无纺布,在棉芯的底部覆盖一层PE膜,并通过喷胶的方式使棉芯与无纺布、PE膜黏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培新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培新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0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儿培养箱用加热系统
- 下一篇:汽车驾驶机器人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