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分离茶色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9019.0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叶群;傅秀花;周建彬;刘华东;徐方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C09B67/54;C07D311/62;C08G65/44;A23L1/275;A23F3/1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黄芳 |
地址: | 32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速溶 茶排渣 废弃 分离 茶色 方法 | ||
1.一种从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分离茶色素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往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加入抗氧化剂,加热溶解,过滤除去杂质,获得经过预处理的排渣废弃液;
(2)往经过预处理的排渣废弃液中加入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萃取,通氧搅拌后静置分层,分离上相为有机相,下相为水相;
(3)将步骤(2)得到的有机相进行真空浓缩,再采用中等极性大孔树脂进行富集,收集洗脱液,经浓缩、冷冻干燥即获得茶黄素产品;
(4)将步骤(2)得到的水相进行化学转溶氧化,再经过滤、浓缩和干燥,即获得茶褐素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分离茶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从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分离茶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抗氧化剂的加入量为:使得排渣废弃液中抗氧化剂质量分数为0.1~0.3%。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从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分离茶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料液温度加热到60~65℃溶解。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从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分离茶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用的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中,乙醇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3~1:4。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从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分离茶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氧搅拌时间为10~15min。
7.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从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分离茶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真空浓缩在55~6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将有机相体积浓缩至原来的1/8~1/10。
8.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从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分离茶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用的中等极性大孔树脂为HPD-450、AB-8、DAX-8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从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分离茶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化学转溶氧化具体按照如下操作:采用食用氢氧化钠调节水相pH至9.0~9.5,加热至90℃,通氧转溶25~30min,之后,冷却至45~50℃,采用柠檬酸调节pH至5.5~6.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分离茶色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往速溶茶排渣废弃液中加入抗坏血酸,使抗坏血酸质量分数为0.1~0.3%,并使料液温度达到60~65℃,过滤除去杂质,获得经过预处理的排渣废弃液;
(2)往经过预处理的排渣废弃液中加入体积比为1:3~1:4的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通氧搅拌10~15min,静置分层,分离上相为有机相,下相为水相;
(3)将步骤(2)得到的有机相进行真空浓缩,温度为55~65℃,将有机相体积浓缩至原来的1/8~1/10,再采用中等极性大孔树脂HPD-450进行富集,收集洗脱液,经浓缩、冷冻干燥即获得茶黄素产品;
(4)采用食用级氢氧化钠调节步骤(2)获得的水相pH至9.0~9.5,加热至70~90℃,通氧转溶25~30min,之后冷却至45~50℃,采用柠檬酸调节pH至5.5~6.0,再经过滤、浓缩和干燥,即获得茶褐素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茗皇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90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