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68729.1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0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方宇;王建伟;张晓东;侯明军;王鑫;莫一波;张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23/02 | 分类号: | F01K23/02;F01K7/38;F01D2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贺元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二次 汽轮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组,具体是一种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组。
背景技术
我国电力生产以煤电为主,并且这种局面也将长期存在。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燃煤机组的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一直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和紧迫任务。二次中间再热的超超临界汽轮机组指的是主蒸汽压力达到25.0MPa以上,主蒸汽温度或/和再热蒸汽温度为580℃及以上的超超临界汽轮机组,其相对一次中间再热超超临界汽轮机组而言,效率可相对提高1.5%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发展二次中间再热的超超临界汽轮机组是优化火电结构、降低能耗和控制环境污染的技术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还没有二次中间再热的超超临界汽轮机组,国外二次中间再热的超超临界汽轮机组也仅数十台,这些机组始建于上世纪70~90年代,机组容量在700MW以下,一次、二次中间再热蒸汽的温度低于580℃,其存在的问题在于:
1. 机组的容量和蒸汽参数等很低,导致能耗很高,发电效率偏低,严重污染了环境,经济效益差;
2. 考虑到汽缸成型结构、成型材料、制造成本及运行参数等因素,机组的超压缸和高压缸为分体结构,整个机组的结构松散,体积庞大,导致机组的占地空间很大,发电厂的工程建设造价很高;
3. 提高机组热经济性(即提高工质在锅炉内吸热过程的平均温度)的回热抽汽系统为8级,其虽节约了设备投资,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热效率,这不仅增大了能耗和环境污染,而且还影响了机组的发电量;
4.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即BMCR)采用100%旁路容量,不仅系统复杂、投资成本高,而且不能控制锅炉内的压力和流量分配,超高压、高压和中压的排汽温度在低负荷时会超温运行,能够适应的工况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二次中间再热的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容量、高参数、占地空间小、投资成本低、运行稳定可靠、节能降耗、经济效益显著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组,所述汽轮机组包括依次装配在转子上的第一轴承箱、超高压-高压缸、第二轴承箱、中压缸、第三轴承箱、第一低压缸、第四轴承箱、第二低压缸和盘车箱,该汽轮机组的容量为1000~1300MW;所述超高压-高压缸为合缸结构,超高压部分的蒸汽入口压力为30~35MPa、温度为600℃,高压部分的一次再热蒸汽入口压力为10MPa、温度为610~630℃;所述中压缸、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分别为双分流结构,中压缸通过联通管分别向第一低压缸和第二低压缸提供蒸汽,中压缸的二次再热蒸汽入口压力为2.8MPa、温度为610~630℃。
进一步的,所述超高压-高压缸的内缸和外缸之间的夹层主要由定位环、隔热板分隔为第一高温腔室、第二高温腔室和中温腔室;所述第一高温腔室对应在超高压部分的蒸汽入口处,其内蒸汽为进汽漏汽,蒸汽温度为530~550℃;所述第二高温腔室对应在高压部分的蒸汽入口处,其内蒸汽为高压部分第三级后抽汽,蒸汽温度为500~520℃;所述中温腔室对应在超高压部分的排汽处,其内蒸汽为汽封漏汽,蒸汽温度为420~440℃。
再进一步的,所述内缸的外壁上设有金属隔热罩,该隔热罩的内壁面设有导热系数低于0.03W/m.k的隔热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汽轮机组采用10级回热抽汽系统,其中,第1级抽汽对应在超高压部分的排汽处,第2级抽汽对应在高压部分的第二级后,第3级抽汽对应在高压部分的第三级后,第4级抽汽对应在中压缸的第三级后,第5级抽汽对应在中压缸的第五级后,第6级抽汽对应在中压缸的排汽处,第7、8、9、10级抽汽分别装在低压缸内。
进一步的,所述汽轮机组设置有50%BMCR三级串连旁路,这三级串连旁路依次为超高压部分旁路、高压部分旁路和中压部分旁路,超高压部分旁路上设有超高压旁路阀,高压部分旁路上设有高压旁路阀,中压部分旁路上设有中压旁路阀。
再进一步的,所述高压部分旁路和中压部分旁路的整定压力分别为2.5MPa和0.8MPa。
进一步的,所述超高压-高压缸和中压缸联合启动时,超高压-高压缸的超高压部分与高压部分的调节阀开度比为1:3,超高压-高压缸的超高压部分与中压缸的调节阀开度比为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8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曲轴箱的油气分离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