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自动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8080.3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孔德;方子帆;马振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26 | 分类号: | F16L55/2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自动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行走装置,特别是一种自适应地管道自动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在我国运用比较普遍,管道长期处于压力大的恶劣环境中,受到水、油混合物、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腐蚀。这些管道受蚀后,管壁变薄,容易产生裂缝,造成漏油的问题,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济济损失。如何快速进行管道内壁的情况探测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在管道内壁行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自动行走装置,可以在管道内快速行走,且便于装载的设备定位,并可以自适应管道直径的变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自动行走装置,包括机座,在机座两端设有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蜗杆,所述的蜗杆驱动沿圆周均布的至少三组轮子;
机座两端相应轮子之间设有拉簧或者轮子与机座之间设有拉簧。
在机座的端面设有支架,支架的端头通过转轴与摆臂杆的一端铰接,臂杆的另一端支承有轮子,转轴上还设有与蜗杆形成啮合配合的蜗轮,蜗轮通过传动机构与轮子连接。
所述的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或齿轮组传动机构。
所述的齿轮组传动机构中,第一齿轮与蜗轮同轴连接,第三齿轮与轮子同轴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通过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的机座中,两块座板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杆连接,两个电机分别固定安装在两块座板上,每个电机分别与支承于座板轴线上的蜗杆连接,蜗杆分别与沿圆周均布的蜗轮啮合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管道自动行走装置,通过在机座两端分别设置至少三组由电机驱动轮子,在相应地轮子之间设有拉簧,或者轮子与机座之间设有拉簧,通过电机驱动轮子旋转,配合拉簧将轮子压在管道的内壁,从而实现在管道内壁的行走,且由于各个轮子是沿圆周均等的被压在管道的内壁,因此,整个装置的行走沿着管道的轴线,而自身不会旋转,这使安装在本发明上的探测装置便于定位。从而针对长期处于压力大的恶劣环境中,例如受到水、油混合物、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腐蚀后,产生管壁变薄、裂缝、泄露等问题的管道,便于采用本发明进行快速探测,确定故障点,准确进行维修。本发明的摆臂杆结构配合拉簧,实现可自动调节轴心的结构,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不同直径及转弯半径的管路;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强,成本低,安全可靠,推广性强。优化的方案中,本发明通过一根蜗杆驱动多个蜗轮的方式,传动结构可靠,效率高,且因为实现自锁,也便于定位和实现远程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较细管道内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观察图中采用了省略画法,仅详细绘制两组前后相对应的轮子,其他部分以机座的轴线对称。
图3为图2的横截面视图。
图4为本发明在较粗管道内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观察图中采用了省略画法,仅详细绘制两组前后相对应的轮子,其他部分以机座的轴线对称。
图5为图4的横截面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齿轮组传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中:轮子1,摆臂杆2,蜗轮3,支架4,蜗杆5,电机6,连接杆7,拉簧8,座板9,管道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三齿轮13,转轴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中,一种管道自动行走装置,包括机座,在机座两端设有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蜗杆5,所述的蜗杆5驱动沿圆周均布的至少三组轮子1,采用四组轮子1也是可行的;
如图1、2、4中,机座两端相应轮子1之间设有拉簧8或者轮子1与机座之间设有拉簧8。由此结构,蜗杆5驱动轮子1旋转,而拉簧8将轮子压紧在管道10内壁,从而实现整个装置沿管道10轴线行走。
如图1中所示,在机座的端面设有支架4,在本例中采用三个支架4沿着座板9端面并按照圆周均布。支架4的端头通过转轴14与摆臂杆2的一端铰接,臂杆2的另一端支承有轮子1,转轴14上还设有与蜗杆5成啮合配合的蜗轮3,蜗轮3通过传动机构与轮子1连接,由蜗杆5的旋转实现带动轮子1旋转,而通过摆臂杆2的结构,使轮子在拉簧作用下本压紧在管道10的内壁,本例中拉簧8被安装在两个支承轮子1的轴之间,而等效地结构,还可以将拉簧一端与摆臂杆2连接,另一端与机座连接。由于蜗杆5与多个蜗轮3之间实现传动,传动效率高,且这种自锁结构也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前进或后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8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雪地节轮胎保护链
- 下一篇:具有消毒变色指示剂的灭菌袋的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