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浮动车技术获得区域带路专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7672.3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0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廖律超;邹复民;蒋新华;赖宏图;贺文武;胡蓉;李璐明;林江宏;钱文逸;林铭榛;高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01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浮动 车技 获得 区域 带路 专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是涉及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中基于浮动车技术获得区域带路专家的方法,从而为经过特定区域的车辆提供基于区域带路专家信息的交通引导服务。
背景技术
浮动车技术,也被称作“探测车”,已经被广泛使用,其基本原理是:根据装备车载定位系统的浮动车在其行驶过程中定期记录的车辆位置,方向和速度信息,应用地图匹配、路径推测等相关的计算模型和算法进行处理,使浮动车位置数据和城市道路在时间和空间上关联起来。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驾驶员都有各自最熟悉的区域,我们将对区域内的道路状况与环境最熟悉的驾驶员定义为“区域带路专家”。若能通过对浮动车数据挖掘分析,有效发现每个区域内的区域带路专家,则可为进一步提取每个区域内的带路专家的安全驾驶行为信息(如在特定道路上的驾驶速度信息、转向灯信息等)以及出行路径规划信息(如经过特定区域时的选路行为信息)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本发明通过构建“区域带路专家”发现模型,为进入该区域的行车用户提供带路专家信息,有利于提取区域内的正常驾驶行为模式,发现危险驾驶行为,并为进一步实现驾驶行为主动学习提供经验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浮动车技术获得区域带路专家的方法,提高了驾驶员行车的安全性,且有利于提取区域内的正常驾驶行为模式,发现危险驾驶行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浮动车技术获得区域带路专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浮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定期采集车辆编号、位置、速度以及时间信息,得到行车数据序列,并通过移动蜂窝通信技术将所采集到的行车数据序列传送到数据服务中心;
步骤2、数据服务中心对行车数据序列进行过滤处理,并提取行车数据序列中的位置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图层区域信息匹配,得到行车数据序列所属的区域并将行车数据序列存储到对应的区域行车数据库中;
步骤3、数据服务中心通过统计分析行车数据序列在所述区域内的平均覆盖强度、平均覆盖率和平均停留时间;
步骤4、数据服务中心计算在所述区域内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到该区域的区域带路专家列表并对列表按周期进行更新维护,推送最优区域带路专家信息。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利用浮动车车载信息终端采集行车信息,通过数据服务中心对行车信息数据进行挖掘,根据行车数据信息在特定区域内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到区域带路专家列表,实现了为进入该区域的行车用户提供带路专家信息,有利于提取区域内的正常驾驶行为模式,发现危险驾驶行为,并为进一步实现驾驶行为主动学习提供经验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浮动车技术获得区域带路专家的方法系统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的行车数据序列统计分析算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最优带路专家发现算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区域带路专家发现方法,为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交通引导信息,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区域带路专家发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浮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定期采集车辆编号、位置、速度以及时间信息,得到行车数据序列,并通过移动蜂窝通信技术将所采集到的行车数据序列传送到数据服务中心;
步骤2、数据服务中心对行车数据序列进行过滤处理,并提取行车数据序列中的位置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图层区域信息匹配,得到行车数据序列所属的区域并将行车数据序列存储到对应的区域行车数据库中;
步骤3、数据服务中心通过统计分析行车数据序列在所述区域内的平均覆盖强度、平均覆盖率和平均停留时间;
步骤4、数据服务中心计算在所述区域内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到该区域的区域带路专家列表并对列表按周期进行更新维护,推送最优区域带路专家信息。
图1所示为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区域带路专家发现方法系统框架图,其中详细展示了基于浮动车技术的区域带路专家发现及最优带路专家推荐系统的所包括的四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产生的结果作为下一个部分数据处理的对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7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盐倒笃菜的快速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