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椅背支撑调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7225.8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5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40 | 分类号: | A47C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三重***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椅背 支撑 调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调节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椅背支撑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椅背是装设于椅座的后方(即乘坐椅座时相对于人体背部的位置),用以支撑人体的背部,使其乘坐舒适。
人体的脊椎略成S形,亦即就背部而言,人体在腰部位置是略成凹陷部。椅背通常在相对于人体腰部的高度位置设成稍向前突出的护腰部,以顶住人体的腰部,使其乘坐时,腰部有所依靠及支撑,用以保护人体腰部,并使其乘坐更为舒适。
然而,人体乘坐于一座椅时可能会变换不同的乘坐姿态,其最主要可分为后仰姿态与前倾姿态。其中,于后仰姿态时,人体的腰部向前,而背部则向后仰,并紧靠着椅背;而于前倾姿态时,人体的腰部向后,而背部则稍向前倾,有时会偏离椅背。
已知椅背通常为刚性结构,而且已知椅背就其护腰部而言通常是为固定式的,无法随着人体不同的乘坐姿态被自然调节该护腰部前后的位置,因此无法随时因应人体于不同乘坐姿态时其腰部所处的位置,使得人体腰部无法时时获得护腰部的有效依靠及支撑。造成人体腰部的负担,进而容易造成腰酸背痛的疲劳及疲倦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论何种乘坐姿态皆能使乘坐者的腰部获得依靠及支撑的椅背支撑调节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椅背支撑调节结构,包括:一椅座,其后端具有一向上突出的背板,背板设有沿着椅座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至少一直向滑槽;以及一可曲性椅背,具有二侧框部及位于该二侧框部之间的一椅背本体,二侧框部的底端分别接续于椅座的背板的二侧,椅背本体具有位于上部的一背靠部与位于下部且向前突出的一护腰部,背靠部与二侧框部各以一连接部相接续,护腰部与二侧框部相分离而具有一间隙,且护腰部的背面设有与直向滑槽相对应数量的至少一凸柱,该凸柱可滑动地容置于该直向滑槽。依此,可曲性椅背可以随着乘坐者不同的乘坐姿态,随时相对应的自动调节椅背护腰部的前后突隆程度,使得乘坐者的腰部随时都能获得有效的支撑及依靠。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凸柱的端部以一螺丝锁固有一垫圈,且垫圈位于背板的背面。用以防止凸柱自直向滑槽脱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背板的背面组设有一盖板,其盖覆于直向直槽、螺丝及垫圈的外部。用以维持背板外观上的完整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椅背本体开设有多个透气孔。具有透气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椅背支撑调节结构的外观图;
图2是绘示沿图1所示的椅背支撑调节结构的A-A线所取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绘示图2所示的椅背支撑调节结构其中椅背及椅座的主要部于未组合前的示意图;
图4是绘示图2所示的椅背支撑调节结构其中B部的放大图;
图5是绘示图2所示的椅背支撑调节结构其中B部的分解图;
图6是绘示图2所示的椅背支撑调节结构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当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请参阅图1至图5,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椅背支撑调节结构包括一椅座100与一可曲性椅背200。
椅座100的后端具有一向上突出的背板110,该背板设有沿着椅座10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一直向滑槽111。
可曲性椅背200具有二侧框部210及位于该二侧框部之间的一椅背本体220。二侧框部210的底端分别接续于椅座100的背板110的二侧。椅背本体220具有位于上部的一背靠部221与位于下部且向前突出的一护腰部222,其中,背靠部221与二侧框部210各以一连接部223相接续,而护腰部222则与二侧框部210相分离而具有一间隙224。护腰部222的背面设有与直向滑槽111相对应数量的一凸柱225,其可滑动地容置于直向滑槽111。直向滑槽111可以限制凸柱225的滑动行程及限制护腰部222的突出程度。
凸柱225的端部以一螺丝230锁固有一垫圈240,该垫圈位于背板110的背面,用以防止凸柱225自直向滑槽111脱离。
背板110的背面以例如螺丝组设有一盖板120,其盖覆于直向直槽111、螺丝230及垫圈240的外部,用以维持背板110外观上的完整性。
椅背本体220的背靠部221及护腰部222开设有多个透气孔226,使得乘坐者的背部具有透气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卓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72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