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矿用钻杆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67092.4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0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征鹏;王文杰;刘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46 | 分类号: | E21B17/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陈永庆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矿用钻杆。
背景技术
煤层沿走向和倾向一般呈层状、似层状展布或分叉、复合、尖灭,有的呈透镜状、豆瓣状、鸡窝状、串珠状。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是多种地质因素引起的,与聚煤期和聚煤期后的地质背景关系密切。有些属于泥炭堆积初期的,如沼泽基底不平,沼泽内部不均衡沉降,河水或海水对泥炭层的冲蚀等形成的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称煤层的原生变化;有些属于泥炭层被覆盖之后,如受褶皱、断裂、岩浆侵入、河流冲刷等地质作用造成的形态和厚度的变化,称煤层的后生变化。因此,开采过程中需要定向钻进。
钻杆是钻井工具中连接钻头、用以传递动力的杆件,主要用于水文地质勘探、水井以及石油钻探等领域。钻杆主要由钻杆管体、内螺纹端部、外螺纹端部组成,内螺纹端部和外螺纹端部分别设在钻杆管体的两端,两条钻杆上的内螺纹端部和外螺纹端部可配装,以此实现两条钻杆的连接。
目前,传统的两个钻杆单元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装卸一根钻杆一端的联接时间为1-2分钟,并且需要施加很大的扭矩才能完成钻杆的装卸,费时费力。并且在钻进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钻和下钻,提钻和下钻时都要拆装钻杆,在钻机转移过程中也要将钻杆拆卸下来,单独搬运,所以装卸钻杆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硬度高、使用寿命长且可快速装卸的组合式矿用钻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矿用钻杆,由多个钻杆组件配合连接构成,所述钻杆组包括钻杆本体、母接头、公接头、销钉,所述钻杆本体为中空且两端带有螺纹的柱状结构;所述母接头为中空且一端带有螺纹的柱状结构,并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钻杆本体的一端,其远离钻杆本体的一端设有L型固定块;所述L型固定块由滑道和一个圆孔构成,所述滑道沿母接头的轴向方向,所述滑道的中轴线与圆孔圆心的连线成直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公接头为中空且一端带有螺纹的柱状结构,公接头通过螺纹固定于钻杆本体的另一端,其远离钻杆本体的一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公接头中部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销钉通过螺纹固定在定位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上述钻杆组件之间通过将一节钻杆的公接头插入另一节钻杆的母接头、且插入母接头的公接头上的销钉的钉帽卡在所述母接头的L型固定块圆孔内的方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设计合理,装卸简易,钻杆间连接不需要焊接,公接头、母接头与钻杆本体的连接更加牢固,不易脱落,连接部位相比焊接而言更不容易发生断裂,极大地提高了钻杆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煤矿的经济效益,有效控制了煤矿事故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组合式矿用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钻杆组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组合式矿用钻杆,由多个钻杆组件配合连接构成,所述钻杆组包括钻杆本体1、母接头2、公接头3、销钉4,所述钻杆本体1为中空且两端带有螺纹的柱状结构;所述母接头为中空且一端带有螺纹的柱状结构,并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钻杆本体的一端,其远离钻杆本体1的一端设有L型固定块5;所述L型固定块5由滑道和一个圆孔构成,所述滑道沿母接头2的轴向方向,所述滑道的中轴线与圆孔圆心的连线成直角。
公接头3为中空且一端带有螺纹的柱状结构,公接头3通过螺纹固定于钻杆本体1的另一端,其远离钻杆本体1的一端设有环形凹槽6,所述环形凹槽6内设有O型密封圈,公接头3中部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销钉通过螺纹固定在定位孔内。
连接钻杆时,使第一钻杆11的销钉4的钉帽对准第二钻杆12的L型固定块5的滑道,然后顺着滑道划至滑道的底部,此时,第一钻杆11的公接头3已插入第二钻杆8的母接头2中,然后固定第二钻杆12,将第一钻杆11顺时针旋转,使第一钻杆11的销钉4的钉帽卡在第二钻杆12的L型固定块5的圆孔内,则完成了两节钻杆的连接。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7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风机故障诊断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两相阻化细水雾钻孔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