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65079.5 | 申请日: | 2013-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9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森本政辉;佐藤健史;扇一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43;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张劲松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计算机等信息通信终端或电视接收机的显示器,广泛使用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是如下装置,即,通过使电场变化而改变封入于两个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组成物的取向,控制通过两个玻璃基板和液晶组成物的光的透射程度,由此显示图像。
液晶显示装置中,需要在玻璃基板上或与玻璃基板连接的电路基板上配置用于对画面的各像素施加与规定的灰度值对应的电压的驱动电路。公知驱动电路组装于IC(Integrated Circuit)芯片中,并载置于玻璃基板上,但近年来,希望缩小玻璃基板的显示区域的外侧区域(以下,称为“框架区域”。),因此,有时不载置IC芯片,而将薄膜晶体管形成于框架区域,且不使用IC芯片而在玻璃基板上直接配置驱动电路。
专利文献1公开有在配置于框架区域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中缩小寄生电容的构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80472号公报
在框架区域中设置用于密封液晶材料的密封部件,但当框架区域变窄时,密封部件与薄膜晶体管重叠。密封部件含有光固化树脂,但在对向基板上形成有构成黑色矩阵的遮光膜,因此,不得不从形成有薄膜晶体管的基板外侧照射光。因此,光由于构成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等而被隔断,而树脂的固化不充分,因此,有时密封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高的密封性密封液晶材料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基板,其包含用于显示图像的像素区域及处于所述像素区域的外侧的周边区域;驱动电路,其包含薄膜晶体管且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域;第二基板,其与所述第一基板对向地配置;密封部件,其以包围所述像素区域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域,并含有贴合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光固化树脂,所述密封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重叠,所述薄膜晶体管包含:栅电极;覆盖所述栅电极的栅极绝缘膜;经由所述栅极绝缘膜与所述栅电极重叠的半导体膜;在所述栅极绝缘膜的相反侧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于所述半导体膜上的源电极及漏电极,所述栅电极具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的内侧由所述栅极绝缘膜填充,所述半导体膜具有与所述第一贯通孔重叠的第二贯通孔。根据本发明,虽然密封部件与薄膜晶体管重叠,但可以通过栅电极及半导体膜的贯通孔从第一基板照射光,因此,能够充分固化,而能够以高的密封性密封液晶材料。
(2)如(1)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与所述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重叠。
(3)如(1)或(2)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也可以还具有钝化膜,该钝化膜由覆盖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至少一层构成。
(4)如(3)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膜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重叠。
(5)如(3)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膜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重叠。
(6)如(1)或(2)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贯通孔也可以比所述第一贯通孔大。
(7)如(1)或(2)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的至少一方也可以与所述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重叠。
(8)如(1)或(2)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也可以不与所述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重叠。
(9)如(1)或(2)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膜也可以在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之间包含构成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区域的部分,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以所述沟道区域成为弯折延伸的形状的方式形成。
(10)如(1)或(2)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也可以分别形成为包含多个枝部的梳状,所述源电极的一个所述枝部和所述漏电极的一个所述枝部交替地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5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