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联聚乙烯涂层修饰的聚氯乙烯管材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3842.0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1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祥;王飞;殷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24 | 分类号: | B05D7/24;B05D7/02;B05D3/06;B05B13/02;C09D123/06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聚乙烯 涂层 修饰 聚氯乙烯 管材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水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联聚乙烯涂层修饰的聚氯乙烯管材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五大通用树脂之一,聚氯乙烯具有原料丰富、制造工艺成熟、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等突出特点,是目前世界市场上产量和需求量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通用树脂。聚氯乙烯加工容易,加工工艺简单,在性能和价格上有着较大的优势,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电力、电讯和包装等行业;在塑料管材、管件、型材及异型材、软质输液管、薄膜、电缆护套、塑料门窗、人造革等领域也随处可见到PVC的身影。
然而,聚氯乙烯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如热稳定性、耐热性差,增塑作用不稳定,易挥发迁移;制备硬制品时,熔体表观黏度高,加工流动性差,硬制品呈脆性,抗冲击性能差。PVC改性一般是将各种改性剂与PVC树脂共混,但常因改性剂与PVC的相容性不好、助剂配比不合适,从而导致制品的性能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这些不足中,影响其应用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其热稳定性。因此,如何提高其热稳定性能是进一步拓展其应用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易于实现的交联聚乙烯涂层修饰的聚氯乙烯管材的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涂层修饰的聚氯乙烯管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配制涂覆溶液:
首先将聚乙烯加入到十氢萘中,在125~145℃油浴条件下加热搅拌,当完全溶解时进行冷却,待温度降到40~60℃时加入硅烷偶联剂KH 151和二苯甲酮;然后搅拌使其溶解至最终溶液中二苯甲酮、硅烷偶联剂KH 151、聚乙烯的浓度分别为0.01~0.05 mol/L、3~5 g/L、50~60 g/L;
⑵将挤出成型后的聚氯乙烯管材(1)放入喷涂装置(5)中,将所述涂覆溶液注入所述喷涂装置(5)中的输液管(6)中,并通过所述喷涂装置(5)中的雾化喷嘴(8)将所述涂覆溶液均匀地喷涂在所述聚氯乙烯管材(1)的外表面;
⑶1~5min完成喷涂后的所述聚氯乙烯管材(1)进入紫外光辐射装置,打开所述紫外光辐射装置的控制开关,紫外灯管(3)开始工作,5~10min后,即可在所述聚氯乙烯管材(1)的表面形成交联的聚乙烯涂层。
所述步骤⑵中的喷涂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Ⅰ及带控制阀的输液管、雾化喷嘴;所述壳体Ⅰ内设有由隔板分隔的两个腔体;所述两个腔体中的每个腔体所在的所述壳体Ⅰ上设有一个所述输液管;所述两个腔体中的每个腔体内沿切向弧面等间距设置数个所述雾化喷嘴,该每个腔体内的雾化喷嘴与所述输液管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步骤⑶中的紫外光辐射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Ⅱ及连有控制开关的紫外灯管;所述壳体Ⅱ上设有内表面反光紫外灯外层隔板,其内沿轴向弧面均匀布置6条所述紫外灯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喷涂装置和紫外光辐射装置共同作用,使得聚氯乙烯管材表面修饰了一层交联聚乙烯涂层,从而提高了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能和机械性能,进一步拓宽了聚氯乙烯管材的附加值及其应用范围。
2、本发明喷涂装置中通过隔板分为两个腔,每个腔内沿切向弧面等间距设置数个雾化喷嘴,使得管材经过的时候达到均匀喷涂的目的。
3、本发明紫外光辐射装置中沿轴向弧面均匀布置6条紫外灯管,同时设有内表面反光紫外灯外层隔板,因此,可以使紫外光均匀辐射涂层于聚氯乙烯管材上。
4、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喷涂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紫外光辐射装置示意图。
图中:1—聚氯乙烯管材 2—紫外光辐射装置 3—紫外灯管 4—内表面反光紫外灯外层隔板 5—喷涂装置 6—输液管 7—隔板 8—雾化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交联聚乙烯涂层修饰的聚氯乙烯管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配制涂覆溶液:
首先将聚乙烯加入到十氢萘中,在125℃油浴条件下加热搅拌,当完全溶解时进行冷却,待温度降到40℃时加入硅烷偶联剂KH 151和二苯甲酮;然后搅拌使其溶解至最终溶液中二苯甲酮、硅烷偶联剂KH 151、聚乙烯的浓度分别为0.01 mol/L、3 g/L、5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38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