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螺虫乙酯的水分散粒剂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61579.1 | 申请日: | 2013-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1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迟宗磊;丁振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凯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53/08 | 分类号: | A01N53/08;A01N25/14;A01P7/04;A01P7/02;A01N4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99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螺虫乙酯 水分 散粒剂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杀虫剂复配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有螺虫乙酯的水分散粒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高效反式氯氰菊酯
英文名称:theta-cypermethrin
分子式:C22H19CI2NO3
化学名称:(S)a-氰基-3-苯氧基苄基(1R,3S)-3-(2,2-二氯二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和(R)-a-氰基-3-苯氧基苄基(1S,3R)-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化学类别:拟除虫菊酯
理化性质: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无可见外来杂质。比重25℃时1.219g/m3;熔点78-81℃;蒸汽压(20℃)2.3×(10的负7)Pa;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极低,可溶于酮类、醇类及芳香烃类溶剂。
作用特点:反式氯氰菊酯是属第三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用于对大田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等农林害虫和蔬菜、蚊类臭虫等家庭卫生害虫的防治、且有杀毒高效、广谱、对人畜低毒、作用迅速、持效长等特点,有触杀和胃毒、杀卵,对害虫有拒食活性等作用,但都没有内吸作用。耐雨水冲刷,特别对有机磷农药已达抗性的害虫有特效。由于连续多年的使用,加之与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的交互抗性问题,使害虫普遍对该类药剂产生很强的抗药性,防效已大不如前。
螺虫乙酯
分子式是:C21H27NO5
螺虫乙酯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征,是迄今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现代杀虫剂之一。该化合物可以在整个植物体内向上向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从而防治如生菜和白菜内叶上,及果树皮上的害虫。这种独特的内吸性能可以保护新生茎、叶和根部,防止害虫的卵和幼虫生长。其另一个特点是持效期长,可提供长达8周的有效防治。
但是其作用效果也很单一,大规模应用后抗性风险也是非常高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螺虫乙酯的水分散粒剂及其应用,该组合物有效成分为高效反式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其中高效反式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的重量比为,高效反式氯氰菊酯:螺虫乙酯=1:5-1:10,最大程度的缓解了目前害虫抗药性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农药的用量,也缓解了对于环境的影响,符合未来社会绿色环保的潮流,本发明的组合物收到最佳的作物保护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有螺虫乙酯的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为高效反式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其中高效反式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的重量比为,高效反式氯氰菊酯:螺虫乙酯=1:1-1:10。
作为优选,高效反式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的重量比为,高效反式氯氰菊酯:螺虫乙酯=1:2-1:4。
本发明的含有螺虫乙酯的水分散粒剂,其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高效反式氯氰菊酯1-50%,
螺虫乙酯 1-50%,
农乳400# 4-7%;
层状结晶二硅酸钠 1-5%;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10%;
羧甲基淀粉钠 2-20%;
高岭土 余量。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含有螺虫乙酯的水分散粒剂,其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
高效反式氯氰菊酯5-10%,
螺虫乙酯 10-40%,
农乳400# 4-7%;
层状结晶二硅酸钠 1-5%;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10%;
羧甲基淀粉钠 2-20%;
高岭土 余量。
其中,所述的有效成分总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0~60%。
本发明的含有螺虫乙酯的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粉蚧、红蜘蛛、柑橘树介壳虫,尤其适用于防治柑橘树介壳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组合物为复配水分散粒剂组合物,与单一产品相比,具有二元组合物的特点,显著的增强了效果,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并扩大了有效活性防治谱,具有速度快,持效期长,用量低,环境友好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该复配组合有效的抵制了害虫抗性产生的问题,最大程度的缓解了目前害虫抗药性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农药的用量,也缓解了对于环境的影响,符合未来社会绿色环保的潮流。本发明的组合物的防治效果对防治柑橘树介壳虫尤其好,主要是通过各个组分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的结果。
对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复配增效研究,试验采用田间的柑橘树介壳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凯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凯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1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蛀衣服柔顺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智能小区电动汽车充电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