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可控的液晶显示屏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9805.2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9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鑫永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G09G3/3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可控 液晶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具体为一种温度可控的液晶显示屏。
背景技术
传统的显示方式如CRT映像管显示器以及LED显示板等,皆受制于体积过大或耗电量甚巨等因素,无法达成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而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正好切合目前信息产品的潮流,无论是直角显示、低耗电量、体积小、还是零辐射等优点,都能让使用者享受最佳的视觉环境,但由于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态下呈液态,其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故很多液晶显示屏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都会出现显示效果变差的情况,影响了液晶显示屏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一种温度可控的液晶显示屏。
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温度可控的液晶显示屏,包括:
用于检测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判断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是否低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第一判断模块;
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判断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是否高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第二判断模块;
加热模块;
散热模块;
连接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判断模块输出的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低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判断结果控制加热模块开始加热,并当加热模块执行加热动作之后,根据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判断结果控制加热模块停止加热,根据第二判断模块输出的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高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判断结果控制散热模块开始散热,并当散热模块执行散热动作之后,根据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判断结果控制散热模块停止散热的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为4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温度可控的液晶显示屏,实现当液晶显示屏温度低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加热模块加热,当液晶显示屏温度高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散热模块散热,使得液晶显示屏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影响液晶显示屏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应用,提高了液晶显示屏的使用寿命,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温度可控的液晶显示屏,包括:用于检测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判断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是否低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第一判断模块;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判断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是否高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第二判断模块;加热模块;散热模块;连接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加热模块和散热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判断模块输出的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低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判断结果控制加热模块开始加热,并当加热模块执行加热动作之后,根据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的判断结果控制加热模块停止加热,根据第二判断模块输出的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高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判断结果控制散热模块开始散热,并当散热模块执行散热动作之后,根据液晶显示屏当前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判断结果控制散热模块停止散热的控制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为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为4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温度可控的液晶显示屏,实现当液晶显示屏温度低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加热模块加热,当液晶显示屏温度高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散热模块散热,使得液晶显示屏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影响液晶显示屏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应用,提高了液晶显示屏的使用寿命,方便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鑫永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鑫永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9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