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闭装置及锁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9559.0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3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桃泽直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1R13/502;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9 | 代理人: | 胡艳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丹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与供电口关联的锁闭对象物进行锁闭/解锁的锁闭装置及锁闭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对环境问题的意识的提高,正在普及作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少的车辆,例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这些车辆例如每当通过长距离的行驶使得电池的剩余量减少时,必须对电池进行充电。因此,在车身上设置有供电口。从充电设备延伸的充电电缆被连接在供电口上,从而通过从充电设备供给的电力使得电池被充电。由于电池的充电需要较长的时间,以防止充电电缆的更换或被盗等为目的,在车身上搭载有将被连接的充电电缆锁闭在车身上的充电电缆锁闭装置(参照日本特开2009-081917号公报)。
例如,这种充电电缆锁闭装置与车门的锁闭/解锁动作联动而转换充电电缆的锁闭/解锁。但是,在与门的锁闭联动的情况下,由于即使在充电电缆没有被连接在插座上时充电电缆锁闭装置也与车门的锁闭/解锁联动而做动作,所以可能有加速产品劣化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装置的部件耐用性的锁闭装置及锁闭系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一种锁闭装置,其对锁闭对象物进行锁闭,其中,具备:锁闭部件,其在对所述锁闭对象物进行锁闭的锁闭位置、和对所述锁闭对象物进行解锁的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第1弹压部件,其将所述锁闭部件一直弹压在所述锁闭位置上;转换部件,其在将所述锁闭部件固定在锁闭位置上的第1位置和容许所述锁闭部件解锁所述锁闭对象物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驱动所述转换部件的第1致动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被设置在向所述第1致动器的电源供给路径上,且检测是否通过所述锁闭对象物作用于所述锁闭部件使得所述锁闭部件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闭位置,并在检测到移动时容许向第1致动器的电源供给。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为,一种锁闭系统,其中,具备:包含第1卡合部的第1锁闭对象物;包含第2卡合部的第2锁闭对象物;以及锁闭装置,所述锁闭装置具备:锁闭部件,其在对所述第1锁闭对象物及第2锁闭对象物中的任意1个进行锁闭的锁闭位置、和对所述第1锁闭对象物及所述第2锁闭对象物中的任意1个进行解锁的解锁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锁闭部件包含被卡合部,该被卡合部选择性地卡止所述第1锁闭对象物及所述第2锁闭对象物的第1卡合部及第2卡合部;第1弹压部件,其将所述锁闭部件一直弹压在所述锁闭位置上;转换部件,其在将所述锁闭部件固定在锁闭位置上的第1位置、和容许所述锁闭部件解锁所述第1锁闭对象物及所述第2锁闭对象物中的任意1个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驱动所述转换部件的第1致动器;以及位置检测部,其被设置在向所述第1致动器的电源供给路径上,且检测是否通过所述第1锁闭对象物及第2锁闭对象物中的任意1个作用于所述锁闭部件上而使得所述锁闭部件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闭位置,并在检测到移动时容许向第1致动器的电源供给。
根据本发明,能够改善可以对锁闭对象物进行锁闭的锁闭装置及锁闭系统的装置部件的耐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1个实施方式的供电口附近的概要的立体图。
图2是充电电缆对插座的连接图。
图3是表示锁闭装置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锁闭装置的内部构成的图,是解锁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4(b)是表示锁闭装置的内部构成的图,是锁闭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撞击部件及锁闭销的顶端形状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锁闭侧一直弹压型构造的结构图。
图7是锁闭装置的电动机电路图。
图8是供电口盖解锁时的动作图。
图9是充电电缆锁闭时的动作图。
图10是充电电缆解锁时的动作图。
图11是供电口盖锁闭时的动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图1-图11,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1个实施方式的锁闭装置进行说明。
(充电系统的概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9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