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潜孔锤锤头为震源的井地地震成像系统及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7827.5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42 | 分类号: | G01V1/42;G01V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孔锤 锤头 震源 地震 成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以潜孔锤锤头为震源的井地地震成像系统,包括设置在地表的地震检波器(1)和地震信号触发器(5),与地震检波器(1)和地震信号触发器(5)连接的地震记录仪(6);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潜孔锤钻机(2)以及与潜孔锤钻机连接用于钻孔的钻杆(3)和连接在钻杆(3)端部的潜孔锤锤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潜孔锤锤头为震源的井地地震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钻杆(3)和潜孔锤锤头(4)在勘察区域的中心处钻孔,地震检波器(1)以钻孔为中心,成排地布置,形成多条测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潜孔锤锤头为震源的井地地震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地震信号触发器(5)设置在钻孔周围半径1m的范围内。
4.一种以潜孔锤锤头为震源的井地地震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随潜孔锤钻进获取地震信号数据
以潜孔锤锤头为震源,地面接收地震信号,随着潜孔锤的向下钻进,采集不同深度震源激发信号,最后形成不同深度震源激发下的地震信号数据;
S2、构建场地弹性波速度模型
依据潜孔锤取芯结果,分析层位深度,判断不同层位的弹性波速度,进而建立场地内的弹性波速度模型;
S3、对地震信号数据进行反演
在S2中的弹性波速度模型基础上对S1中采集的地震信号数据进行反演,获取场地弹性波速度分布情况;
S4、输出场地弹性波速度分布图像
依据S3中场地弹性波速度分布数据进行场地弹性波速度图像的绘制,添加工程、位置、高程等工程信息;
S5、依据弹性波速度图像进行场地评价
依据S4中生成的弹性波速度分布图像进行地质分层以及场地评价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潜孔锤锤头为震源的井地地震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随潜孔锤钻进获取地震信号数据步骤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S11、潜孔锤机具安装,开始钻孔
在选定场地之后,进行潜孔锤钻机、钻杆及潜孔锤锤头的安装,开始进行钻孔工作;
S12、孔口地震信号触发器埋设
在钻孔孔口周围1m范围内埋设地震信号触发器,以提示地震记录仪何时开始接收地震信号;
S13、孔周围地震检波器布设
在钻孔周围成排地布设地震检波器,形成多条测线;
S14、将地震记录仪与地震检波器、地震信号触发器连接;
S15、随潜孔锤钻进采集地震信号
随着潜孔锤的钻进,利用地震信号触发器计时,利用地震记录仪采集地震信号;
S16、依据地震信号形成初至时间数据文件
依据S15中采集的地震信号读取初至时间,最终形成初至时间数据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潜孔锤锤头为震源的井地地震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场地弹性波速度模型步骤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将勘察区域的地下介质离散成一系列矩形单元,矩形单元的弹性波速度通过节点速度值的双线性插值函数来描述,节点速度值依据潜孔锤取芯情况确定及反演自动修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潜孔锤锤头为震源的井地地震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地震信号数据进行反演步骤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1)基于S2中构建的弹性波速度模型,进行正演计算,计算射线路径和旅行时 ;
(2)利用S16中的初至时间数据和上一步计算的旅行时建立旅行时反演方程组,其中,是介质弹性波速度的修正量,为拾取的旅行时与计算的旅行时之差,为雅可比矩阵,其元素为一条射线的旅行时对某个网格节点速度的偏导数;
(3)之后该旅行时反演方程,并判断是否收敛,如收敛则进入S4,输出场地弹性波速度分布,如不收敛,则进入S2修正速度模型,然后再次反演计算,直至满足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78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货集装箱及其通风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软镜片的无栓鸡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