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煤矸石中回收黄铁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57734.2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7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喻连香;周吉奎;曹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D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千知化 |
地址: | 5106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矸石 回收 黄铁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选矿技术从煤矸石中回收黄铁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因煤炭开采而排弃的煤矸石累计达45亿吨以上,占地面积超过1.2万顷,是我国目前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煤矸石中的主要矿物是粘土和黄铁矿,黄铁矿的含量一般在3%以上。近年来,我国对制酸原料硫磺、黄铁矿的需求快速上升,如何回收煤矸石中的黄铁矿,将其变废为宝,既能缓解当前制酸硫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又是矿区最直接的二氧化硫减排手段,是实现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有效途径,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方法简单、黄铁矿回收率高、减少环境污染、可大规模生产的从煤矸石中回收黄铁矿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破碎:将煤矸石两段闭路破碎至-2mm;
2)磨矿:将破碎后的原矿在磨矿浓度为60%条件下,磨矿至-0.074mm≥98.00%、-0.043mm≥95.00%;
3)浮选:采用粗选、二次扫选、二次精选进行浮选;
粗选:在给矿矿浆中依次加入酸化水玻璃2400~3000g/t、丁黄药250~350g/t、2号油70~90g/t,搅拌12min,刮泡时间6min,得到粗选精矿和粗选尾矿;
一次扫选:在粗选尾矿中依次加入酸化水玻璃800~1000g/t、丁黄药70~80g/t、2号油15~20g/t,搅拌9min,刮泡时间5min,得到一次扫选精矿和一次扫选尾矿;
二次扫选:在一次扫选尾矿中依次加入酸化水玻璃250~400g/t、丁黄药70~80g/t、2号油15~20g/t,搅拌9min,刮泡时间4min,得到二次扫选精矿和高岭土尾矿,二次扫选精矿返回一次扫选作业;
一次精选:在粗选精矿中加入酸化水玻璃1000~1200g/t,搅拌3min,刮泡时间5min,得到一次精选精矿和一次精选尾矿,一次精选尾矿和一次扫选精矿返回粗选作业再选;
二次精选:在一次精选精矿中加入酸化水玻璃400~600g/t,搅拌3min,刮泡时间4min,得到黄铁矿和二次精选尾矿,二次精选尾矿返回一次精选作业再选。
本发明所述的酸化水玻璃是调整剂,丁黄药是捕收剂,2号油是起泡剂。
本发明所述的酸化水玻璃为质量比50%硫酸:水玻璃质量比=1: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煤矸石中黄铁矿嵌布粒度较细,磨矿细度-0.074mm占92.55%时,黄铁矿总解离度才达到95.83%。另外,高岭石结晶微细且具粘性,在磨矿过程中易碎,并易吸附在硫化矿表面,而影响硫化矿表面可浮性,对硫化矿与高岭石的浮选分离不利。本发明采用闭路磨矿工艺,在实现黄铁矿有效解离的同时,有效降低高岭石的泥化和粘附程度,降低磨矿成本。
(2)在浮选过程中,加入酸化水玻璃做调整剂,实现了高岭土的有效分散以及抑制其浮选,使黄铁矿能够得到有效富集。
(3)本发明能够从煤矸石中有效地回收黄铁矿,黄铁矿品位可达48.00%以上,回收率可达85.00%以上。
(4)本发明回收黄铁矿后的高岭石可作为生产水泥、制砖、陶瓷等行业的原材料而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率高。同时,可减少土地的占用,减轻煤矸石长期堆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从煤矸石中回收黄铁矿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矿样的硫品位为9.86%的煤矸石,具体步骤如下:
1)破碎:通过颚式破碎机进行两段破碎,然后用2mm筛子检查筛分与对辊机闭路细碎到-2mm,碎至-2mm的矿样经移堆法混匀;
2)磨矿:采用仿闭路磨矿,将破碎后的原矿在磨矿浓度为60%的情况下,磨至-0.074mm占58.83%,采用0.043mm筛筛分,筛出-0.043mm粒级后,+0.043mm粒级返回球磨再磨,经过3次磨矿、筛分、粗粒返回后,磨矿细度为-0.074mm占98.58%、-0.043mm占95.16%;
3)浮选:采用粗选、二次扫选、二次精选,具体操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7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通孔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晶圆片识别旋转定位吸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