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磁搅拌用无磁钢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7616.1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4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平度市旧店金矿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3/04;C21D1/1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磁 搅拌 磁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新型电磁搅拌用无磁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搅拌器的实质是借助在铸坯液相穴中感生的电磁力,强化钢水的运动。具体地说,搅拌器激发的交变磁场渗透到铸坯的钢水内,就在其中感应起电流,该感应电流与当地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电磁力是体积力,作用在钢水体积元上,从而能推动钢水运动。为了减少磁力的丧失,无磁钢的应用引起人们重视。目前无磁辊的原设计材的
特点是添加大量的稳定奥氏体化的元素Ni,来获得单相的奥氏体钢,使其具有低的磁导率。高镍铸造使得无磁钢的成本大幅提升,限制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一种新型电磁搅拌用无磁钢,在降低成本同时获得要求的性能,如足够低的磁导率、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合适的伸长率,更好的应用于电磁搅拌器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发明一种新型电磁搅拌用无磁钢。其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磁搅拌用无磁钢的制备,其特征是:考虑用较便宜的奥氏体化元素如Mn、N 等来降低或者替代Ni;另一方面,降低不稳定奥氏体化的元素,如Cr等。
新型电磁搅拌用无磁钢的化学组成成分:C0.25%+Mn18.0%+Si 0.5%+P、S≤0.035%+Cr 6.5%+Ni 3.0%+V 0.25%+N 0.25,Fe 为余量。
将上述原料按比例加入,采用中频炉冶炼—钢包精炼—真空脱气—电渣重熔精炼三重步骤冶炼。钢水出炉温度为1700℃,浇注温度为1650℃。浇注成(直径×长)10mm×100mm的试样棒。
为保证碳氮化合物完全固溶于奥氏体内,采取热处理工艺方案,1060℃保温2h,淬水冷却。
本发明的特点是:该发明的新型电磁搅拌用无磁钢,要获得无磁钢,必须获得单相奥氏体。在此基础上,保证强度和合适的伸长率。稳定奥氏体的元素有Ni、Co、Mn、C、N 等,不稳定奥氏体的元素有Ti、V、Mo、W、Cr、B、Nb 等。在设计成分时,考虑用较便宜的奥氏体化元素如Mn、N 等来降低或者替代Ni。当含Mn元素较高,奥氏体钢易发生形变诱导硬化,使其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另一方面,降低不稳定奥氏体化的元素,如Cr等。该新型无磁钢具有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多种合金协调作用,展示出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磁导率μ﹤1.01,可以很好地适用于新型电磁搅拌制造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电磁搅拌用无磁钢。其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磁搅拌用无磁钢的制备,其特征是:考虑用较便宜的奥氏体化元素如Mn、N等来降低或者替代Ni;另一方面,降低不稳定奥氏体化的元素,如Cr等。
新型电磁搅拌用无磁钢的化学组成成分:C 0.25%+Mn18.0%+Si0.5%+P、S≤0.035%+Cr 6.5%+Ni 3.0%+V 0.25%+N 0.25,Fe 为余量。
将上述原料按比例加入,采用中频炉冶炼—钢包精炼—真空脱气—电渣重熔精炼三重步骤冶炼。钢水出炉温度为1700℃,浇注温度为1650℃。浇注成(直径×长)10mm×100mm的试样棒。
为保证碳氮化合物完全固溶于奥氏体内,采取热处理工艺方案,1060℃保温2h,淬水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平度市旧店金矿;,未经青岛平度市旧店金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7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65M管线钢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钢及其热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