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57101.1 | 申请日: | 2013-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2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翟启杰;徐智帅;孙俊杰;刘圣;李祺欣;张志臣;梁柱元;龚永勇;李仁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D27/02 | 分类号: | B22D2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脉冲 振荡 细化 金属 凝固 组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以下工艺过程:将金属材料熔化,然后将经过预热的模具置于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凝固装置中,该装置由脉冲电源与两个振荡线圈组成,一个振荡线圈为螺线管状线圈固定于铸型侧壁,另一个为扁状线圈放在铸型的顶部或底部,把金属熔体浇注到模具中,浇注完毕后立即启动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凝固装置中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发生装置,使金属熔体在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作用下凝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扁状线圈置于金属熔体液面上方2~2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扁状线圈置于金属熔体液面上方5~1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扁状线圈的形状为圆形,线圈的匝数为2~50匝,层数为1~5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扁状线圈为方形,线圈的匝数为2~50匝,层数为1~5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扁状线圈为多边形,多边形的边数为4~30,线圈的匝数为2~50匝,层数为1~5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扁状线圈为圆形,匝数为4~15匝,层数为1~3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螺线管状线圈内口为圆形,线圈的匝数为2~100匝,层数为1~3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螺线管状线圈内口为方形,线圈的匝数为2~100匝,层数为1~3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螺线管状线圈内口为圆形,匝数为5~20匝,层数为1~2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脉冲磁致振荡的线圈连接方式为两个线圈串联后于一台脉冲电源相连。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脉冲磁致振荡的线圈连接方式为两个线圈并联后于一台脉冲电源相连。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脉冲磁致振荡的线圈连接方式为两个线圈独自于两台脉冲电源相连。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电流为10A~30000A。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电流为30A~20000A。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脉冲宽度为10μs~100ms。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脉冲宽度为100μs~10ms。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作用频率为0.01Hz~2kHz。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细化金属凝固组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型脉冲磁致振荡作用频率为1Hz~300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71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保温氧气湿化瓶
- 下一篇:用于呼吸机的加湿器以及呼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