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蠕动式管道机器人爬行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56981.0 | 申请日: | 2013-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2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相权;李天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L55/34 | 分类号: | F16L5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蠕动 管道 机器人 爬行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蠕动式管道机器人爬行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在石油、化工、给排水等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管道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腐蚀、疲劳破坏或者破损而引起泄漏事故等。因此,需要定期地对管道进行维护和检修,然而由于管道所处的环境往往是人力所限或人所不及,检修难度很大。管道机器人的研究为管道的检测、维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管道开挖抽检的单一模式。国内对于管道机器人的研究已有了一定基础,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国内外研制的机器人按移动方式可分为轮式、履带式、蠕动式等类型,轮式管道机器人牵引力大,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容易设计与制造。但其越障能力较弱,管道适应性差。履带式管道机器人,克服了轮式管道机器人的缺点,但履带与管道壁之间过大的摩擦力会对管道内壁产生冲击,容易损伤管道。蠕动式机器人越障能力强,运行稳定,但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压电金属和电磁驱动的蠕动机器人对管道的要求过高,适应能力差,运行速度比较慢,承载能力弱。
因此,在克服以上三种管道机器人缺点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种新型的蠕动式管道机器人爬行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蠕动式管道机器人爬行机构,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适应160-220mm之间的管道直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蠕动式管道机器人爬行机构,包括前锁紧机构、伸缩机构、后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前锁紧机构通过联轴器安装在伸缩机构的前端,后锁紧机构通过联轴器安装在伸缩机构的后端。
当管道机器人前进时,首先前锁紧机构松开,后锁紧机构锁紧,伸缩机构伸长时,带动前锁紧机构向前移动,随后前锁紧机构锁紧,后锁紧机构松开,伸缩机构收缩时,带动后锁紧机构向前移动,实现管道机器人的一个前进运动周期;
当管道机器人后退时,首先前锁紧机构锁紧,后锁紧机构松开,伸缩机构伸长时,带动后锁紧机构向后移动,随后前锁紧机构松开,后锁紧机构锁紧,伸缩机构收缩时,带动前锁紧机构向后移动,实现管道机器人的一个后退运动周期;
当前锁紧机构和后锁紧机构都锁紧时,可使管道机器人稳定地停留在某处,为管道机器人进行管道检测维修等作业提供一个工作平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蠕动式管道机器人爬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伸缩机构;
与伸缩机构的前端连接的前联轴器,
与伸缩机构的后端连接的后联轴器,
前锁紧机构,其通过前联轴器与伸缩机构的前端连接,用于与管道内壁锁紧或松开;
后锁紧机构,其通过后联轴器与伸缩机构的后端连接,用于与管道内壁锁紧或松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了蠕动式管道机器人爬行机构的爬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使前锁紧机构中的第二电机正转,从而通过第二联轴器带动第二丝杠正转,使第二丝杠螺母向左移动,带动曲柄滑块机构动作,使铰接在大导杆上支撑臂向内移动,从而实现前锁紧机构与管壁的松开;使后锁紧机构中的第二电机反转,实现后锁紧机构与管壁的锁紧;
B)使伸缩机构中第一电机正转,从而通过第一联轴器带动第一丝杠正转,由于后锁紧机构与管道处于锁紧状态,此时通过后联轴器与后锁紧机构连接的后端盖固定不定,进而第一丝杠螺母、固定块、外壳也处于固定不动状态,从而使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丝杠绕自身轴线转动,带动第一前端盖、第一导杆、第一前箱体、第一中箱体、第一后箱体、第一圆螺母,第一套筒,第一轴承作为一个整体移动;
C)使前锁紧机构中的第二电机反转,从而通过第二联轴器带动第二丝杠反转,使第二丝杠螺母移动,带动曲柄滑块机构动作,使铰接在大导杆上支撑臂向外移动,从而实现前锁紧机构与管壁的锁紧;使后锁紧机构中的第二电机正转,从而实现后锁紧机构与管壁的松开;
D)使伸缩机构中第一电机反转,从而通过第一联轴器带动第一丝杠反转,由于前锁紧机构与管道处于锁紧状态,此时通过前联轴器与前锁紧机构连接的第一前端盖、第一导杆、第一前箱体、第一中箱体、第一后箱体、第一圆螺母、第一套筒、第一轴承作为一个整体固定不动,而第一丝杠螺母带动固定块、外壳、后端盖、后联轴器和后锁紧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移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未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6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垫块
- 下一篇:底渣管与冷渣机进渣管连接处用膨胀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