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校验数据的热电阻温度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6961.3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木 |
主分类号: | G01K7/16 | 分类号: | G01K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4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校验 数据 热电阻 温度 测量仪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校验数据的热电阻温度测量仪,它是采用热电阻温度自动校验仪模拟热电阻传感器得到的温度校验点的校验数据来建立分段数据表,再按分段数据表查表计算获得测量现场的真实温度值,从而实现热电阻分度表的非线性分段拟合和测量误差补偿。
(二)背景技术:
温度测量仪表是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测温产品,它与所采用的热电阻配套使用。热电阻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利用其电阻值查相应的热电阻分度表即可得到温度值。现有热电阻温度测量仪表是采用恒流源通过检测现场的热电阻传感器获得电压信号,再将电压信号即毫伏信号经输入电路的滤波放大处理,清除各种高次谐波信号和常见的干扰,再经A/D转换器将毫伏信号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送入单片机处理,单片机再经过非线性纠正的复杂计算及基于校验数据补偿的计算得到测量现场温度。其温度测量误差的补偿主要采用热电阻模拟器或直流电阻器手工操作,但热电阻模拟器中采用的电阻精度不高。
(三)发明内容:
现有的热电阻温度测量仪表,均采用复杂的非线性纠正计算和只有几个电阻温度校验点的手工校验,非线性纠正计算占用大量单片机资源。所述手工校验是采用热电阻模拟器或直流电阻器通过手动操作机械式转换开关,模拟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值,逐点手工校验现场使用的热电阻温度测量仪表,不但操作程序复杂而且精度差,难以实现精确校验。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校验数据的热电阻温度测量仪,它由恒流源电路、输入电路、A/D转换器、单片机、非易失存储器、LED显示器组成,其特征是它采用热电阻温度自动校验仪模拟热电阻传感器得到的各个温度校验点的校验数据来建立分段数据表,再按分段数据表查表或简单计算获得测量现场的真实温度值,从而实现热电阻分度表的非线性分段拟合和测量误差补偿。
该分段数据表是按热电阻温度测量仪所采用的热电阻分度表,根据温度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要求制作。分段拟合常规是以热电阻的电阻值R为横坐标,以温度T为纵坐标的函数T=f(R)的曲线,再用最小二乘法分段并找出每一段区间的ai、bi值。但实际上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种资料查到各种热电阻分度号的现成分段数据,这样热电阻分度表都可以用一组线性函数拟合:
T=aiR+bi(i=1,2,3,……)
式中i是热电阻分度表分段的序号,参数ai、bi由计算或现成资料提供,R是热电阻值,T是其温度值。所述一种基于校验数据的热电阻温度测量仪是利用上述方法将相应热电阻分度表的电阻温度数据分段,并以此分段结合热电阻温度自动校验仪的温度校验点数据来建立分段数据表。
所述热电阻温度自动校验仪它是由恒流源I电路、电阻模块、继电器驱动模块、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器I、单片机I模块组成。其中高精度的恒流源I电路是采用标准电池作为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准电压源,电阻模块由一只标准电阻和多只精密线绕电阻及继电器组成,每一只精密线绕电阻分别对应热电阻分度表中的某个温度校验点,该温度校验点的设置是依据热电阻分度表的电阻温度曲线进行逼近曲线的非线性校正的分段,在每段的头尾和中间取2至数个温度校验点,通常铂热电阻分度表分8段即可满足一般精度要求。每次校验时,先由继电器选通电阻模块与恒流源I电路连接,进行精密线绕电阻的真实电阻值确定,当恒定的电流信号通过标准电阻时获得电压信号,然后每一只精密线绕电阻均依序与恒流源I电路相接,也获得电压信号。上述电压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器I转换成数字量送单片机I模块处理和保存,由于标准电阻的电阻值、恒流源I电路提供的电流信号均为确定值,以及从精密线绕电阻和标准电阻上获得的电压信号之间的比例关系可求得,因此每一只精密线绕电阻的真实电阻值容易求出:
K=N Vi/N V0=N Ri I/N R0I=Ri/R0
Ri=K R0
式中:
N为信号调理电路的放大倍数;
V0为标准电阻上获得的电压信号;
R0为标准电阻;
Vi为精密线绕电阻上获得的电压信号;
Ri为精密线绕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木,未经张金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6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