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及其启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56271.8 | 申请日: | 2013-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7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彭亢;杨宏伟;刘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及其 启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嵌入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芯片及其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嵌入式系统中,需要通过单板(boot)完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DDR)的初始化,在CPU和DDR初始化之后才能启动Linux等操作系统。
当前通用的包含CPU的芯片的启动流程包括:CPU在上电之后,从指定的存储介质的起始位置读取指令进行CPU和DDR等硬件的初始化;之后CPU将boot和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代码拷贝到DDR的指定位置并运行。在以上的方案中,CPU和DDR等硬件的初始化配置都是保存在boot代码中的,编译好之后就不能再修改了,除非重新编译。
在对系列化芯片进行软件开发时,由于不同芯片的设计差异,需要为每一款芯片编写各自的boot代码,即使是同一公司的两款差异很小的芯片都需要在代码里面设计不同的分支。随着新开发出来的芯片数量不断增多,导致维护成本不断增加,出错的可能性也不断加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及其启动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boot代码维护成本较高及出错可能性较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启动方法,包括:
中央处理器CPU在上电后,获取引导镜像文件,所述引导镜像文件中包括通用引导代码和差异引导代码,所述通用引导代码由不同芯片的引导代码中的通用部分编译得到,所述通用引导代码包括第一引导代码段和第二引导代码段,所述差异引导代码由所述CPU所属芯片与其它芯片的引导代码中的差异部分编译得到;
所述CPU从所述引导镜像文件中读取所述第一引导代码段,并运行所述第一引导代码段;
所述CPU从所述第一引导代码段中读取所述差异引导代码的指示信息;
所述CPU根据所述差异引导代码的指示信息,从所述引导镜像文件中读取并运行所述差异引导代码;
所述CPU运行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以完成所述CPU所属芯片的引导。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差异引导代码至少用于初始化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所述读取并运行所述差异引导代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DDR根据运行后的所述差异引导代码完成初始化;
所述CPU运行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包括:
在所述DDR初始化后,所述CPU将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读取到所述DDR中并运行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中包括操作系统OS镜像文件的指示信息,所述OS镜像文件用于启动OS;
所述CPU将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读取到所述DDR中并运行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包括:
所述CPU从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中获取所述OS镜像文件的指示信息;
所述CPU将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读取到所述DDR中并运行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CPU根据所述OS镜像文件的指示信息将所述OS镜像文件读取到所述DDR中并运行所述OS镜像文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CPU运行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CPU在所述DDR初始化后,将所述第一引导代码段、所述差异引导代码和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读取到所述DDR中,以共同完成所述CPU所属芯片的引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导代码段和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之间是非连续存储的,所述差异引导代码存储在所述第一引导代码段和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的非连续部分;或者,所述第一引导代码段和所述第二引导代码段之间是连续存储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6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