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汽油碱洗脱硫的组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5994.6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4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群;董卫刚;李潇;胡雪生;王苑;张兆前;陈静;李玮;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12 | 分类号: | C10G5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洗脱 组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汽油脱硫工艺,具体是指利用碱液脱除轻汽油中含硫组分并实现碱液再生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组合工艺。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世界各国相继制定了严格的汽车燃油标准,车用汽油质量指标逐步向超低硫的方向发展。汽油脱硫有加氢和非加氢两种方案,其中汽油加氢脱硫作为经济有效的手段已基本成为共识。但由于我国汽油池中催化裂化汽油占主要部分,催化裂化汽油的C5-C8烯烃含量高,采用加氢方案会导致大量烯烃饱和,汽油辛烷值严重损失。针对汽油中硫化物集中在高沸点馏分而烯烃集中在低沸点馏分这一特点,选择合适的切割点将汽油分成轻汽油和重汽油,仅对重汽油产用加氢技术脱硫,轻汽油采用碱洗等非加氢方案,甚至在轻汽油硫含量较低的情况下不作处理,可以实现总硫符合汽油硫含量标准这一要求。法国Axens公司的PrimeG+工艺,抚研院的OCT-MD工艺,中国专利CN200710123546.6均包含该技术特征,已成为汽油脱硫中的常用技术。
轻汽油中硫多以硫醇形式存在,还有少量噻吩等非硫醇硫。Merox工艺的抽提氧化法是汽油非加氢脱硫的主要方法,利用碱液抽提汽油中的硫醇,使之反应生成硫醇钠并溶在碱液中脱除,再将空气通入含硫醇碱液中,使硫醇钠氧化成二硫化物,同时碱液得以再生。包括液化气和全馏分汽油,均可使用Merox工艺脱硫。该工艺存在的问题是氧化再生的碱液中二硫化物难以分离干净,循环碱液中携带的二硫化物会反萃取到汽油中,导致脱硫效果变差,达不到汽油质量标准,同时还产生了含二硫化物的减渣和含硫空气的大量排放。
中国专利CN200910250279.8公开了液态烃深度脱硫的方法,在NaOH碱液中添加了功能强化助剂,相比单一的NaOH碱液效果更好。中国专利CN200710100287.5提出使用不高于120℃的热碱进行抽提,可脱除羰基硫且不需要氧化催化剂,节约了成本。中国专利CN201010296540.0公开了一种碱液的梯度利用,将液化气脱硫后的碱液用于汽油脱硫,碱液浓度变化刚好匹配液化气和汽油的脱硫要求,节约了成本。上述方法及类似技术仅对碱液抽提单元技术进行了改进,碱液再生和二硫化物的分离问题没有解决,循环碱液硫含量较高,碱液消耗大,轻汽油脱硫深度不够,二硫化物易产生二次污染。
中国专利CN201210276509.x,CN200810162140.3,CN201220012653.8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液化气和汽油轻馏分的碱洗脱硫方法,以及液膜碱洗反应器装置。该方法采用液膜碱洗反应器实现碱液抽提脱硫过程,采用氧化分离塔将硫醇钠氧化成二硫化物,二硫化物和碱液经分离区的亲水聚结填料初步分离,再经过液膜抽提接触器用石脑油萃取二硫化物,实现二硫化物的高效分离。该方法提出的石脑油萃取法解决了原始工艺中碱液与二硫化物的分离问题,并降低了含二硫化物减渣的排放,但氧化分离仍采用原始工艺,分离效果与含硫空气排放问题没有妥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汽油碱洗脱硫的方法,包括轻汽油碱洗脱硫,碱液氧化再生,二硫化物吸收等过程,实现硫的深度脱除并减少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的组合来达到:
(1)轻汽油与含氢氧化钠的碱液接触混合并两相分离,轻汽油中的含硫物质被抽提到碱液中;
(2)在超重力反应器中,将抽提后的待生碱液与含氧气体混合接触,排出含二硫化物的废气和再生碱液;
(3)使用柴油吸收含二硫化物的废气中的二硫化物;
(4)再生碱液循环,继续用作轻汽油的抽提过程。
本发明提出的轻汽油深度脱硫的组合方法,采用碱液对轻汽油两级抽提的方法脱硫,所述的轻汽油是指全馏分汽油经过轻重切割后的轻馏分,其终馏点在65~135℃,根据全馏分汽油脱硫方案确定。采用本发明的组合方法,轻汽油原料优选是经过预碱洗后的,预碱洗技术在本领域属于公知技术,预碱洗的碱液不作再生处理,独立于后续组合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5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替代柴油的燃料
- 下一篇:过氧化氢-氯气联用的燃油氧化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