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碳热还原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55464.1 | 申请日: | 2013-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3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永平 |
| 主分类号: | C01B33/00 | 分类号: | C01B33/00;H01M4/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西***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还原法 合成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微波碳热还原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最初主要以小型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问世,经过近年来研究技术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如电动汽车等),锂离子电池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推进,其应用主要有:高能量密度电池、高功率动力电池、长寿命储能电池、双高(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电池和微型锂离子电池。然而,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核心是电极材料。要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关键要寻找一种合适的电极材料,使电池具有足够高的嵌锂容量和很好的锂脱嵌可逆性,以保证电池的高电压、大容量和长循环寿命的要求。其中,正极材料是阻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瓶颈,也是决定电池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波碳热还原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微波碳热还原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称取Li2CO3、Fe(OH)3、SiO2和15~20%质量的聚乙烯醇,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球磨5~7小时,球磨干燥后的混合物料在氮气气氛中380℃下预烧5小时,然后再与碳黑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圆片,转移至刚玉坩埚中,置于微波炉中进行反应,采用氮气保护进行微波合成,加热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常温。
所述炭黑为超导电炭黑,其用量为5~8%。
所述球磨罐的转速为400~600r/min。
所述氮气由氩气代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微波碳热还原法制备的锂离子正极材料,该工艺快速、简便、高效,获得的产物纯度高、结晶良好,具有较小的颗粒尺寸,显示出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微波碳热还原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称取Li2CO3、Fe(OH)3、SiO2和15~20%质量的聚乙烯醇,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球磨5~7小时,球磨干燥后的混合物料在氮气气氛中380℃下预烧5小时,然后再与碳黑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圆片,转移至刚玉坩埚中,置于微波炉中进行反应,采用氮气保护进行微波合成,加热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常温。所述炭黑为超导电炭黑,其用量为5~8%。
所述球磨罐的转速为400~600r/min。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永平,未经孙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5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冰桶
- 下一篇:种植蒜苗用肥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