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5391.6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6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永平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西***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鳞斜颌鲴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细鳞斜颌鲴又称沙姑子、黄尾刁、黄板鱼等,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其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经济鱼类。自然条件下,细鳞斜颌鲴主要摄食水体中藻类、腐屑等。人工养殖条件下,与其它鱼类混养,无食性矛盾,并能摄食残饵和净化水质。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每500m2水面放养细鳞斜颌鲴水花鱼苗16~25万尾,当鱼苗体长达2cm时,每500m2分稀到6万~8万尾;以后随着鱼体增长,逐渐降低密度;鱼苗下池前每500m2施大草200~300kg或粪肥150~200kg,3~4天后,当轮虫和浮游生物繁殖达高峰时鱼苗下池;从第2天开始投喂豆浆,每500m2水面每天用黄豆磨成豆浆,日投喂2~3次。
放苗时每5万尾水花鱼苗投喂1个熟蛋黄,以饱食下塘。
养鲢、鳙、草鱼、鲂、鲫等成鱼池中,在放足主养鱼类后,混养体长6-10cm,投细鳞斜颌鲴鱼种150~350尾/500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人工养殖条件下,与其它鱼类混养,无食性矛盾,并能摄食残饵和净化水质,繁殖率高、成活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每500m2水面放养细鳞斜颌鲴水花鱼苗16~25万尾,当鱼苗体长达2cm时,每500m2分稀到6万~8万尾;以后随着鱼体增长,逐渐降低密度;鱼苗下池前每500m2施大草200~300kg或粪肥150~200kg,3~4天后,当轮虫和浮游生物繁殖达高峰时鱼苗下池;从第2天开始投喂豆浆,每500m2水面每天用黄豆磨成豆浆,日投喂2~3次。放苗时每5万尾水花鱼苗投喂1个熟蛋黄,以饱食下塘。养鲢、鳙、草鱼、鲂、鲫等成鱼池中,在放足主养鱼类后,混养体长6-10cm,投细鳞斜颌鲴鱼种150~350尾/500m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永平,未经孙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5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手写设备、电磁手写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