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双极结型晶体管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4659.4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1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于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深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24 | 分类号: | H01L21/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双极结型 晶体管 集电极 反向 击穿 电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极结型晶体管,特别是涉及一种调整双极结型晶体管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的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BVCEO)的控制,主要通过控制晶体管集电区结深及硅片厚度获得期望的BVCEO击穿电压值,而实际批量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波动及测试精确度不够,BVCEO与理论值会出现较大偏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调整双极结型晶体管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的方法。
一种调整双极结型晶体管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的方法,包括在氢气气氛中对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大于预期值的双极结型晶体管进行退火,以降低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检测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是否大于预期值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氢气气氛中对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大于预期值的双极结型晶体管进行退火的步骤之前,包括使双极结型晶体管的铝和硅形成合金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氢气气氛中对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大于预期值的双极结型晶体管进行退火的步骤之后,包括在所述合金表面淀积氮化硅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氢气气氛中对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大于预期值的双极结型晶体管进行退火的步骤的退火温度为425~43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退火温度为4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氢气气氛中对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大于预期值的双极结型晶体管进行退火的步骤,包括预热及双极结型晶体管移入阶段、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调整阶段、双极结型晶体管移出阶段,所述预热及双极结型晶体管移入阶段和双极结型晶体管移出阶段需要通入保护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调整阶段需要通入氢气及所述保护气体,流量分别为:氢气0.9标准公升每分钟±1%,保护气体9标准公升每分钟±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调整阶段的持续时间根据需要降低的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值确定,每10伏特30分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
上述调整双极结型晶体管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的方法,BVCEO变化值稳定、波动小,能够对BVCEO进行精确控制。工艺流程简单、适用于大规模量产,相对于现有的控制办法,不需要提供昂贵且效率低的半导体生产及测试设备,对于已经出现的BVCEO与预期的偏差,能够重新进行调整,避免产品报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调整双极结型晶体管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传统的控制BJT的BVCEO的方案的缺点是:1.对晶体管扩散工艺稳定性要求高,需要高精度扩散炉设备提供工艺保障,势必增加扩散炉设备成本的投入;2.对扩散结深测试设备精度要求高,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高精度测试效率低,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3.对研磨及抛光设备要求高,保障硅片厚度一致性及精确性,势必增加研磨及抛光设备成本的投入;4.若出现BVCEO比预期值高的芯片,后续生产过程无法返工,只能报废。
本发明可以在传统的对双极结型晶体管的BVCEO的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BJT的界面处电荷在高温氢气气氛中退火会进行重新分布的原理,对于已经出现BVCEO大于预期值的双极结型晶体管,采用在氢气气氛中对双极结型晶体管进行退火的方法,以降低集电极反向击穿电压,重新将BVCEO调整至预期值,避免产品报废。
实验证明随着退火时间持续增加,晶体管会出现CE穿通低电压击穿的极端现象。发明人通过温度及退火时间的DOE实验设计,发现退火温度在425~435℃、尤其在430℃时,BVCEO随退火时间变化的速率适中,既能满足控制精度的需要,也能满足生产效率的需要,该条件下一般有△BVCEO=10V/30分钟的规律。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条件和需求,对退火温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深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深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46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控制多晶硅栅极关键尺寸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