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体蝉蛹接种的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3532.0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边江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体 接种 生长 虫草 药酒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自制透明容器内活体蝉蛹接种的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制透明容器具有瓶底结构(3),该瓶底结构(3)具有粗壮子实体生长部(30)和抑制移位部(31),粗壮子实体生长部(30)能够使蛹虫草保持生长中的整体体态,抑制移位部能够固定蛹虫草在瓶底的盘结根系,使其保持正常生长体态而不能够移位;所述粗壮子实体生长部(30)上设有内凹腔体构成的蛹体固定部;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高温灭菌将自制透明容器放入高压灭菌罐内灭菌,高温灭菌后放入无菌间快速冷却,温度降至11~20℃;
步骤2)接种、蛹体封装取东北柞蚕或桑蚕的至少一种蚕茧,剪去茧壳,挑选健康无病活蛹,用75%酒精棉球作表面消毒。在无菌室内用毛笔沾液体菌种均匀涂抹在蛹体上;把接种后的蚕蛹置于16-18C较干燥的条件下保护约15-17天,使其充分僵化;
蛹体封装:将至少一种接种后僵化的蛹体分别放入自制透明容器的粗壮子实体生长部内,然后用培养基营养液包埋,至浸过蛹体为度;
步骤3)暗培养接种后的自制透明容器送入避光室,温度15~20℃,湿度71%-85%,经过4~7天,蛹体表面布满菌丝,菌丝侵透培养基;
步骤4)从菌丝到子实体的生长将步骤3)的自制透明容器及其中的培养基放入虫草培养间进行虫草菌丝见光培养,控温19~22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每2周左右增氧、增光、增湿一次,约5~8周透明培养容器中的中菌虫体的子座即可长到10公分左右,子座顶端出现小刺状子囊壳发生,虫草的根布满蛹体,所述蛹体钻在自制透明容器底部的蛹体固定部内;
步骤5)装酒将高于50°的酒基装入正在生长中的蛹虫草自制透明容器内,同时密封容器口,一月后即可饮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制透明容器内具有特定体态的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步骤5)装酒前加入姬松茸、人参(如野山参、西洋参等)药物提取液或正在生长的活株,也可加入蛇、蝎、海马等药食同源的动物。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制透明容器内活体蝉蛹接种的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壮子实体生长部(30)包括位于瓶底中心的中心面(30);所述抑制移位部(31)包括由中心面斜向下向外延伸的延伸面、由中心面斜向下向外延伸直至支撑瓶底直立的环形平面(33),环形平面的外边向上延伸的第一收口部(34)和第二收口部(35)。或者所述粗壮子实体生长部(30)包括位于瓶底中心的中心面(30)及由中心面向外斜向上延伸的环形凸起带(32);所述抑制移位部(31)包括由环形凸起带的外侧延伸面、支撑瓶底直立的环形平面(33),环形平面的外边向上延伸的第一收口部(34)和第二收口部(35)。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制透明容器内活体蝉蛹接种的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口部(35)的顶边(A)距离中心线(c)的长度(L1)小于环形平面(33)的内边(B)距离中心线(c)的长度(L2)。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制透明容器内活体蝉蛹接种的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面(30)上还设有至少3个内凹腔体,所述内凹腔体相对于中心面呈倾斜的圆锥台形,所述内凹腔体的横截面上侧边具有与中心面(30)的夹角(α)的绝对值小于内凹腔体的横截面下侧边与中心面(30)的夹角(β)的绝对值,所述内凹腔体构成为蛹体固定部。
6.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制透明容器内活体蝉蛹接种的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粗壮实体生长部(30)的内凹腔体中分别加入三年以上虫龄的东北柞蝉,而在抑制移位部(31)加入小于三年虫龄的东北柞蝉4-6个。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制透明容器内活体蝉蛹接种的生长中蛹虫草药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营养液配方如下:
蛋白胨3.5~5g,KH2PO43~5g,MgSO42~4g,复合维生素B60~70g,水1000~1500ml,所述营养液pH值为7.0~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边江,未经边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35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药配比瓶
- 下一篇:玻纤增强纳米PE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