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氯极压微乳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53513.8 | 申请日: | 2013-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0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章功国;王泾文;段宗银;李纯金;陈超;王淑妍;张少伍;王晓芬;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恒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73/00 | 分类号: | C10M173/00;C10N40/22;C10N30/06;C10N30/12;C10N30/04;C10N30/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318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氯极压微乳 切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氯极压微乳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切削液应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特点。目前切削液可分为两类,油溶性切削液和水溶性切削液。一般油溶性切削液润滑性能好,但冷却性能差,且含有大量有机物,污染环境。一些水溶性切削液虽然冷却性能好,又存在润滑性和防锈效果差的问题,因此研发兼具润滑性、冷却性、防锈性、易清洗、无毒、无味、对人体无侵蚀、对设备不腐蚀、对环境不污染的切削液就显得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氯极压微乳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切削液具有乳化稳定、极压性能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氯极压微乳切削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硼酸4-5、苯并三氮唑1-2、辛葵酸1-2、十二烷基硫酸钠1-2、聚丙烯酰胺3-4、尿素2-3、司盘400.8-1.2、硝酸镧0.5-1、煤油12-15、助剂6-8、水200;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2-3、氮化铝粉0.1-0.2、醇酯十二1-2、茶多酚1-2、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1-2、钼酸钠2-3、羟乙基纤维素5-8、桃胶2-3、新戊二醇3-4、过硫酸铵1-2、水20-24;制备方法是将过硫酸铵溶于水后,再加入其它剩余物料,搅拌10-15分钟,加热至70-80℃,搅拌反应1-2小时,即得。
所述无氯极压微乳切削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水、辛葵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司盘40混合,加热至40-50℃;在3000-4000转/分搅拌下,加入硼酸、聚丙烯酰胺、煤油、助剂,继续加热到70-80℃,搅拌10-15分钟;加入其他剩余成分,继续搅拌20-25分钟,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切削液不仅具有乳化型切削液良好的润滑性和合成型切削液清洗性好的优点,还克服了乳化型切削液易变质发臭、使用寿命短及合成型切削液油性润滑性能较差的缺点;通过使用四硼酸钠,使得切削液集清净分散、抗氧抗腐、极压抗磨等性能于一身,大大提高了机械和切削液的使用寿命,而且冷却性能好,适用于高精度工件的加工,不仅成品率高,而且切削速度快。
本发明切削液不含亚硝酸钠、酚、氯、汞等有害物质,安全环保;通过使用硼酸、硝酸镧,极压性能优良,不易损坏工件;该切削液乳化稳定,不分层,不凝聚,使用时间长,降低了成本;适用于铸铁、钢、铝、铜、镁合金等多种材料的加工,能满足车、钻、磨、加工中心等多种加工工艺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氯极压微乳切削液,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硼酸4.5、苯并三氮唑1.5、辛葵酸1.5、十二烷基硫酸钠1.5、聚丙烯酰胺3.5、尿素2.5、司盘400.9、硝酸镧0.7、煤油13、助剂7、水200;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2、氮化铝粉0.1、醇酯十二2、茶多酚1、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1、钼酸钠2、羟乙基纤维素5、桃胶3、新戊二醇3、过硫酸铵1、水20;制备方法是将过硫酸铵溶于水后,再加入其它剩余物料,搅拌10-15分钟,加热至70-80℃,搅拌反应1-2小时,即得。
所述无氯极压微乳切削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辛葵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司盘40混合,加热至45℃;在3500转/分搅拌下,加入硼酸、聚丙烯酰胺、煤油、助剂,继续加热到75℃,搅拌13分钟;加入其他剩余成分,继续搅拌23分钟,即得。
该实施例得到的无氯极压微乳切削液试验数据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恒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恒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3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