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头的驱动装置及喷墨头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3226.7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2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小野俊一;日吉光幸;木村守;吉丸朝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045 | 分类号: | B41J2/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驱动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喷墨头的驱动装置,在所述喷墨头中,分别在被由压电材料形成的隔板隔开而并列设置的多个墨水室的壁面上配置电极,对邻接的两个墨水室的所述电极赋予电位差而使被该电极夹着的所述隔板变形,使墨水从与以变形的隔板为壁面的所述墨水室连通的喷嘴中喷出,所述喷墨头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设置使所述电极成为高阻抗状态的控制单元,
如果在对由相邻的所述隔板隔开而并列设置的至少三个所述墨水室的所述电极施加相同电位的定时,则所述控制单元使除位于两侧的墨水室之外的墨水室的电极成为高阻抗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除所述位于所述两侧的墨水室之外的墨水室中包括不进行墨水喷出而进行辅助动作的墨水室时,所述控制单元对进行所述辅助动作的墨水室的电极施加所述相同电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位是通过感应电压产生的。
4.一种喷墨头的驱动装置,在所述喷墨头中,分别在被由压电材料形成的隔板隔开而并列设置的多个墨水室的壁面上配置电极,对邻接的两个墨水室的所述电极赋予电位差而使被该电极夹着的所述隔板变形,使墨水从与以变形的隔板为壁面的所述墨水室连通的喷嘴中喷出,所述喷墨头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设置使所述电极成为高阻抗状态的控制单元,
如果对邻接的两个墨水室的所述电极赋予电位差,则所述控制单元在保持所述电位差的区间内,使所述电极暂时成为高阻抗状态。
5.一种喷墨头的驱动装置,在所述喷墨头中,分别在被由压电材料形成的隔板隔开而并列设置的多个墨水室的壁面上配置电极,对邻接的两个墨水室的所述电极赋予电位差而使被该电极夹着的所述隔板变形,使墨水从与以变形的隔板为壁面的所述墨水室连通的喷嘴中喷出,所述喷墨头的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设置使所述电极成为高阻抗状态的控制单元,
当邻接的两个墨水室同时进行开关动作时,所述控制单元在即将进行所述开关动作之前使至少一个墨水室的电极成为高阻抗状态。
6.一种喷墨头的驱动方法,在所述喷墨头中,分别在被由压电材料形成的隔板隔开而并列设置的多个墨水室的壁面上配置电极,对邻接的两个墨水室的所述电极赋予电位差而使被该电极夹着的所述隔板变形,使墨水从与以变形的隔板为壁面的所述墨水室连通的喷嘴中喷出,所述喷墨头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
如果在对由相邻的所述隔板隔开而并列设置的至少三个所述墨水室的所述电极施加相同电位的定时,则使除位于两侧的墨水室之外的墨水室的电极成为高阻抗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头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除所述位于所述两侧的墨水室之外的墨水室中包括不进行墨水喷出而进行辅助动作的墨水室时,对进行所述辅助动作的墨水室的电极施加所述相同电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头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位是通过感应电压产生的。
9.一种喷墨头的驱动方法,在所述喷墨头中,分别在被由压电材料形成的隔板隔开而并列设置的多个墨水室的壁面上配置电极,对邻接的两个墨水室的所述电极赋予电位差而使被该电极夹着的所述隔板变形,使墨水从与以变形的隔板为壁面的所述墨水室连通的喷嘴中喷出,所述喷墨头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
如果对邻接的两个墨水室的所述电极赋予电位差,则在保持所述电位差的区间内,使所述电极暂时成为高阻抗状态。
10.一种喷墨头的驱动方法,在所述喷墨头中,分别在被由压电材料形成的隔板隔开而并列设置的多个墨水室的壁面上配置电极,对邻接的两个墨水室的所述电极赋予电位差而使被该电极夹着的所述隔板变形,使墨水从与以变形的隔板为壁面的所述墨水室连通的喷嘴中喷出,所述喷墨头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
当邻接的两个墨水室同时进行开关动作时,在即将进行所述开关动作之前使至少一个的墨水室的电极成为高阻抗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32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