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卡车车身焊装线两车型切换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52559.8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2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封磊;王学敏;李蕴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车 车身 焊装线两 车型 切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生产工艺领域,具体是在汽车生产线上的一种卡车车身焊装线两车型切换机构。
背景技术
卡车产品更新换代相对轿车产品缓慢的多,但是由于多种配置要求,不同地区出口相关法规不同,一种卡车平台上能衍生出多种不一样的车型,多车型主要在宽度方向变化,所需的焊装生产线较短,卡车产品在一个平台衍生出来的不同产品与平台产品无法在同一条生产线生产,新建生产线的成本较高而且占用场地,。同时卡车车身生命周期较长,如何在同一焊装线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宽度的车身,这对焊装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多种车型切换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一条卡车车身生产线实现不同宽度车身的生产切换机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卡车车身焊装线两车型切换机构,包括有基准板、滑动机构、气缸及限位块组成;所述气缸连接基准板在滑动机构上移动;所述基准板的移动位置由限位块位置确定,以实现两种不同车型的宽度;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基准板的两侧;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有防护罩、导轨、导轨连接支撑板和防护罩支撑板;所述防护罩通过防护罩支撑板同导轨固定,所述防护罩支撑板同下基板固定;所述防护罩穿过导轨连接支撑板;所述导轨连接支撑板的上表面同基准板固定;
所述导轨连接支撑板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在导轨上滑动,滑块的上表面固定有导轨连接支撑板,所述导轨连接支撑板同基准板连接。
所述导轨连接支撑板的以平行于防护罩支撑板的截面内部有U型凹槽,用于穿过防护罩。
所述滑动机构至少为两个呈平行设置,分别位于汽缸的两侧。
每个滑动机构包括有两上导轨连接支撑板。
所述限位块中位于与基准板与气缸相对一侧的限位块同气缸的中心线相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一条卡车车身生产线实现不同宽度车身的生产,并且切换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切换机构使用过程中的轴视图;
图2为本发明切换机构的轴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滑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导轨连接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去除导轨连接支撑板及防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去除防护罩支撑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卡车车身焊装线两车型切换机构2固定于生产线的下基板1上,下基板1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上。
切换机构2通过螺栓固定于下基板上,在本实施例中的切换机构的制作材料均为Q235的标准材料,固定用的螺栓为标准件。
切换机构2包括有基准板3,用于放置车身、滑动机构6、气缸5及限位块(41,42)组成;所述气缸5连接基准板3在滑动机构6上移动,通过气缸的调整,使得不同的车身宽度能够被固定于基准板上,而且在本申请中,可以根据需要对多种卡车车身进行切换,在本实施例中,仅对两种车身进行切换。
滑动机构6至少为两个呈平行设置,分别位于汽缸5的两侧;每个滑动机构6包括有两上导轨连接支撑板62。
所述基准板3的移动位置由限位块(41,42)位置确定,以实现两种不同车型的宽度;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基准板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有三个,其中,两个限位块同气缸在基准板的同一侧,并且靠近滑动机构(有一个限位块在图中未示出);另一个限位块42位于与基准板3的与气缸5相对一侧,同气缸5的中心线相重合。
所述滑动机构6包括有防护罩63、导轨7、导轨连接支撑板62和防护罩支撑板61;所述防护罩63通过防护罩支撑板61同导轨7固定,所述防护罩支撑板61同下基板1固定;所述防护罩63穿过导轨连接支撑板62;所述导轨连接支撑板62的上表面同基准板3固定;
所述导轨连接支撑板62连接有滑块65,所述滑块65在导轨7上滑动,滑块65的上表面固定有导轨连接支撑板,所述导轨连接支撑板同基准板连接。
导轨连接支撑板的以平行于防护罩支撑板的截面内部有U型凹槽64,用于穿过防护罩6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2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