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52071.5 | 申请日: | 2013-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钱炳;梁勇;杨杨;杨晓龙;王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嘉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4/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何渊 |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渗透 结晶 防水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在人们在19世纪末发明的,由于其具有强度高、便于取材、各种形状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使得一经出现就立即受到人们的青睐,已成为当今大部分建筑物主体结构材料。然而,各种建筑物都在和不同类型的水接触,如水蒸气、地表水、地下水等。这些水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对建筑物的结构产生有害的作用,如吸湿作用、毛细作用、侵蚀作用、渗透作用、冻融作甩等。这始作用轻则影响建筑物的使用,重则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甚至无法保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开号为CN101759414B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该防水剂具有一定的抗渗性和防钢筋锈蚀性,但是该防水剂配方工艺复杂,导致生产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不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工艺简单、成本低的新型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将其按一定的水灰比混合后均匀的涂在混凝土表面,在有水的条件下,不断发生渗透结晶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堵住毛细孔道,从而提高基体的密实度,使得基体的抗渗能力提高,有效的防止了各种水对建筑物的侵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按重量份配比计,该防水材料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 100份
石英砂 40-50份
氢氧化钙 5-10份
活性组分A 1-5份
活性组分B 1-5份
硅灰 5-15份
减水剂 1-3份
糖钙缓凝剂 0.2-1份。
最优的,按重量份配比计,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由以下成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 100份
石英砂 45份
氢氧化钙 7份
活性组分A 2份
活性组分B 3份
硅灰 10份
减水剂 2份
糖钙缓凝剂 0.5份。
所述硅酸盐水泥其碱含量≤0.6%,铝酸三钙含量<8%,且强度等级为不低于42.5。
所述活性组份A为速溶硅酸钠。
所述活性组份B为硬脂酸铝。
所述石英砂细度模数为1.28-0.7。
所述减水剂为硫酸钠含量小于3%的萘系减水剂。
施工时,将上述组分:水=1:0.4的比例配制浆料,配置浆料时加料顺序为: 将粉料加入容器中,再边搅拌边将水加入,然后用手提搅拌器拌成均匀的材料,搅拌时间约为3-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对水泥原料的筛选,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强度;2.通过加入硫酸钠含量小于3%的萘系减水剂,提高了流动度,减少水用量20%左右,有效防止了材料收缩开裂;3.通过加入石英砂,氢氧化钙和硅灰,有效的提高了材料的流动度和强度;4.通过加入速溶硅酸钠、硬脂酸铝、糖钙缓凝剂,实现了材料凝结时间的可控性,在有水的条件下,不断发生渗透结晶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堵住毛细孔道,从而提高基体的密实度,使得基体的抗渗能力提高,有效的防止了各种水对建筑物的侵蚀。本发明与传统的防水材料相比,具有效果良好、施工简单、对环境要求低、良好防水性能和耐久性等优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嘉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嘉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2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台地源热泵机组与静态地耦管共用系统
- 下一篇:吐丝机出口导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