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50061.8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8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系统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智能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网络家电以及三表抄送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窗帘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然而,在现有的智能家居系统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对某一智能设备而言,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使用习惯,比如首选观看的电视台、热水器的洗澡水的温度等等,因此希望在开启智能设备时即能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家居系统,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由智能设备和个人终端组成,其中,所述个人终端包括红外模块;用户使用个人终端控制智能设备时,所述红外模块发射红外信号到所述智能设备以控制该智能设备,所述红外信号为包括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该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的编码信号。
优选地,所述智能设备存储相关联的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该用户使用过的多次相同的控制信息;当用户使用个人终端开启智能设备时,所述红外模块发射为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该智能设备的开启信息的编码信号的红外信号到所述智能设备以开启该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接收该红外信号后,根据该用户的个人信息,将工作参数设置为与该用户使用过的多次相同的控制信息。
优选地,所述个人终端为手机,所述用户的个人信息获取自用户的手机号。
优选地,所述用户的个人信息为用户输入所述个人终端的个人识别代码。
优选地,所述智能设备为电视机或热水器。
优选地,所述该用户使用过的多次相同的控制信息包括电视机的首选电视台或电视机的音量。
优选地,所述该用户使用过的多次相同的控制信息包括热水器的水温。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使智能设备针对不同的人提供符合各自使用习惯的服务,从而提高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1-智能设备;2-个人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将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示意图。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由智能设备1和个人终端2组成,其中,所述个人终端2包括红外模块;用户使用个人终端2控制智能设备1时,所述红外模块发射红外信号到所述智能设备1以控制该智能设备1,所述红外信号为包括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该智能设备1的控制信息的编码信号。
红外控制技术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红外光按波长范围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红外4类。红外控制技术一般利用近红外光传送控制命令,而用近红外光作为光源是因为目前红外发射器件(红外发光管)与红外接收器件(光敏二极管、三极管及光电池)的发光与受光峰值波长一般为0.8um~0.94um,在近红外光波段内,二者的光谱正好重合,能够很好地匹配,可以获得较高的传输效率及较高的可靠性。由此,红外控制技术比较适宜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
本发明中,个人终端2的红外模块可以包括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发射电路可以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来发出经过调制的红外光波,而接收电路则可以采用红外接收二极管、三极管或硅光电池等多种结构来将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0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