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变电设备密封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49301.2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5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东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1/00 | 分类号: | C08L11/00;C08K3/32;C08K5/12;C08K5/5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 设备 密封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制品,具体涉及一种输变电设备密封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行业中,很多设备都涉及密封效果,从而来使得产品的密封性达到最优,获得理想中的使用需求。在某些领域中,如配电设备,针对一些需要密封的零件时,往往需要密封圈达到某些使用需求的性能,如耐高温、抗静电、阻燃、机械强度、质量等方面,如若不能满足上述的使用需求,密封圈往往会因为各种意外原因导致损坏甚至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抗静电、阻燃、质地柔软、机械强度高、质量好的输变电设备密封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变电设备密封件,由氯丁橡胶和添加剂加工制成,所述添加剂包括耐高温剂、抗静电剂、阻燃剂、增塑剂以及偶联剂,所述耐高温剂为聚咪唑吡咯酮,所述抗静电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二铵,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所述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输变电设备密封件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氯丁橡胶占84.8%-88.9%,所述聚咪唑吡咯酮占2.3%-3.1%,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占1.6%-2.4%,所述磷酸二铵占1.1%-1.8%,所述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占3.6%-4.5%,所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占2.5%-3.4%。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变电设备密封件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所述氯丁橡胶占88.4%,所述聚咪唑吡咯酮占2.4%,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占1.7%,所述磷酸二铵占1.2%,所述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占3.7%,所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占2.6%。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变电设备密封件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所述氯丁橡胶占85.4%,所述聚咪唑吡咯酮占2.9%,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占2.3%,所述磷酸二铵占1.7%,所述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占4.4%,所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占3.3%。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输变电设备密封件,通过在氯丁橡胶中添加多种添加剂,使制得的输变电设备密封件具有耐高温、抗静电、阻燃、质地柔软、机械强度高、质量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输变电设备密封件,由氯丁橡胶和添加剂加工制成,所述添加剂包括耐高温剂、抗静电剂、阻燃剂、增塑剂以及偶联剂,所述耐高温剂为聚咪唑吡咯酮,所述抗静电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阻燃剂为磷酸二铵,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所述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输变电设备密封件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氯丁橡胶占84.8%-88.9%,所述聚咪唑吡咯酮占2.3%-3.1%,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占1.6%-2.4%,所述磷酸二铵占1.1%-1.8%,所述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占3.6%-4.5%,所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占2.5%-3.4%。
进一步地,所述输变电设备密封件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所述氯丁橡胶占88.4%,所述聚咪唑吡咯酮占2.4%,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占1.7%,所述磷酸二铵占1.2%,所述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占3.7%,所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占2.6%。
进一步地,所述输变电设备密封件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所述氯丁橡胶占85.4%,所述聚咪唑吡咯酮占2.9%,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占2.3%,所述磷酸二铵占1.7%,所述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占4.4%,所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占3.3%。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输变电设备密封件,通过在氯丁橡胶中添加多种添加剂,使制得的输变电设备密封件具有耐高温、抗静电、阻燃、质地柔软、机械强度高、质量好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东橡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东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9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助力刹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复合丁腈橡胶密封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