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追踪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7921.2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谭玮;王伟;殷润民;郭爱斌;李成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丰通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9/42 | 分类号: | G01S19/4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追踪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民航低空监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追踪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低空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国内通航行业在迅速的发展,通用航空器随之越来越多;由于通用航空器具有“飞行高度低、类型多、价格低”等特点,一般通用航空器价格低廉、购买时没有相应的监视辅助设备,因此如何解决大量通用航空器的空中飞行监视,保障国家的空域安全及通用航空器的飞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民用航空中的飞机主要为航线飞行的大飞机,其主要按照既定的航线进行飞行,在民航的航线上配备了较成熟的航线导航设备,比如NDB、VOR导航台,同时民航大飞机上则安装了相应的导航定位设备;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广播式自动相关(ADS-B)设备,由于其设备昂贵,安装时需要连接飞机的航电系统,包括电源、气压高度表、GPS等,这些安装条件在多数的通用航空器上则不具备条件;同时,民航使用的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监视手段由于通用航空器飞行高度较低(一般1000米以下),雷达会经常被障碍物遮挡无法有效对通用航空器进行主动监视。
由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追踪器设备,相比民航大飞机的导航定位设备,本发明的追踪器设备具有众多优点,具体来说:该设备便携,其具备独立供电、自身集成定位和通信模块,不需要和通用航空器的航电系统紧密铰链,而民航大飞机导航定位设备和航电系统紧密耦合,不可分离独立工作;本发明的追踪器具备2种定位手段和3路通信能力,具备GPS和北斗2种定位方式,3G、数传电台、北斗模块短消息发送三种通信模式,而民航大飞机的设备则一般为GPS定位和VHF数据链通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且能实时提供通用航空器位置等信息的追踪器设备。所述追踪器设备基于GPS/北斗定位系统结合数传电台无线通信技术、3G和北斗短消息通信技术,实现对通用航空器的监视调度与交通服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追踪器设备包括:机箱、ARM处理模块、定位模块、通信模块、WIFI模块和输入模块,其中:
所述ARM处理模块置于所述追踪器设备的机箱所形成的空间中,分别连接所述定位模块、通信模块、WIFI模块和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和解析处理相关数据;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追踪器设备的定位信息,并将获得的定位信息传输给ARM处理模块并经过处理之后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地面接收机并传输到数据服务器进行存储,以对通用航空器进行监视调度;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传输从所述ARM处理模块获取的定位数据;
所述WIFI模块用于将所述ARM处理模块存储的定位信息传输到相应的WIFI信息接收设备上;
所述输入模块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外壳上,用于输入控制信息和指令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追踪器设备适用于直升机等通用航空器,主要解决监视调度通用航空器的问题。所述追踪器设备成本比较低并能对通用航空器进行监视调度,同时可以很好的指挥直升机等通用航空器、保证低空空域、通用航空器和飞行员等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追踪器设备的设计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追踪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场监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追踪器设备的设计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追踪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追踪器设备包括:机箱、ARM处理模块、定位模块、通信模块、WIFI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和输入模块等外围扩展硬件模块,其中:
所述ARM处理模块置于所述追踪器设备的机箱所形成的空间中,分别连接所述定位模块、通信模块、WIFI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和输入模块,用于接收和解析处理定位信息等相关数据;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追踪器设备的定位信息,并将获得的定位信息传输给ARM处理模块并经过处理之后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地面接收机并传输到后台(数据服务器,即数据上传中心)进行存储,以支持各类监视、服务以及后期分析等后台工作,对通用航空器进行监视调度;所述定位信息包括经纬度等定位信息;所述定位模块包括GPS模块和北斗模块,可根据所述输入模块输入的选择信息使用GPS模块或北斗模块或双模模式(GPS、北斗同时工作)获取定位信息,所有定位信息经过ARM处理模块处理后可通过通信模块的数传电台、3G或北斗模块进行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丰通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丰通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7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