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酶驱油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47134.8 申请日: 2013-12-06
公开(公告)号: CN103666428A 公开(公告)日: 2014-03-26
发明(设计)人: 段升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K8/58 分类号: C09K8/58;C09K8/588
代理公司: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代理人: 邹常友
地址: 528403 广东省中山市火***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酶 驱油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石油化工用化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生物酶驱油剂。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开发的过程中,一次采油是原油依靠地下压力,通过油井自喷出地面的过程,随着地下压力的降低,自喷结束,一次采油可采出地下10~15% 左右。二次采油是通过往地下不断注水,补充地下能量,从而实现水驱油的目的。但随着不断的注水,采出液中含水不断上升,目前我国陆上油田采出液中含水高达92~95%。按国际标准,采出液中含水达到97% 时,即无任何经济效益。但是二次采油只能采出地下原油的20%左右。因此,石油工业中普遍进行三次采油,即化学驱油。但是现有驱油剂,通常只追求超低界面张力,不注重油藏地质特征及原油物性条件。

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用驱油剂目前主要有聚合物驱油剂、表面活性剂驱油剂、微生物驱油剂等,聚合物驱油剂和微生物驱油剂由于分子量较大不适用于特低渗透油田,而多数常用的表面活性剂驱油剂抗盐耐温性较差,现场应用中受到地层水矿化度的限制。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岩性致密,物性差且地层水矿化度高,大多为低孔低渗、特低渗油田,油田采收率低,一次采收率低,只能达到8~12%。采用注水保持能量后,二次采收率可提高到25~30%,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原油留在地下采不出来,开发效果差。为了改善延长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需要耐高矿化度适用于特低渗透油藏的驱油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使用的生物活性驱油剂,它具有耐高矿化度、耐高钙离子,对管线、注采设备无腐蚀性,对环境无污染的,适用于特低渗透油藏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酶驱油剂,它是由下列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生物酶5%~14%、聚氧乙烯醚10%~15%、聚丙烯酰胺10%~20%、甲醛1%~5%、烷基糖苷1%~5%和双季铵盐0.5%~10%,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它是由下列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生物酶7%~12%、聚氧乙烯醚11%~13%、聚丙烯酰胺12%~18%、甲醛2%~4%、烷基糖苷2%~4%和双季铵盐1.5%~10%,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它是由下列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生物酶9%、聚氧乙烯醚10%、聚丙烯酰胺13%、甲醛3%、烷基糖苷3%和双季铵盐50%,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酶中蛋白质复合酶NOYEES,生物活性物BIO-P和BIO-A的重量分数比为3:5:2。

本发明产品充分混合以后,由注入泵通过注入管线向地层注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在金属和岩石等表面附着,形成一层活性分子膜,阻止石蜡沉积,丙酮腊晶发生催化作用,改变腊晶形态,阻止腊晶进一步生长,从而有效防止沉淀结垢,防止水伤害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注水能力,降低原油携砂能力,减少流体与砂岩的摩擦,从而达到稳定油藏结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2)本发明的驱油剂无腐蚀性,无毒性,在高矿化度和高钙复杂水体系条件下驱油效率高,油水界面张力低而稳定,当注入浓度为700mg/L时,驱油效率可达到15% 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实例一

生物酶9%、聚氧乙烯醚10%、聚丙烯酰胺13%、甲醛3%、烷基糖苷3%、双季铵盐5%和水57%; 

其中,生物酶中蛋白质复合酶NOYEES重量份数为30%、生物活性物BIO-P重量份数为50%和BIO-A重量分数比为20%。

本发明产品充分混合以后,由注入泵通过注入管线向地层注入。

实施实例二

生物酶5%、聚氧乙烯醚10%、聚丙烯酰胺20%、甲醛1%、烷基糖苷1%、双季铵盐10%和水53%; 

其中,生物酶中蛋白质复合酶NOYEES重量份数为30%、生物活性物BIO-P重量份数为50%和BIO-A重量分数比为20%。

本发明产品充分混合以后,由注入泵通过注入管线向地层注入。

实施实例三

生物酶14%、聚氧乙烯醚15%、聚丙烯酰胺10%、甲醛5%、烷基糖苷5%、双季铵盐5%和水4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71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