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斗三频信号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6906.6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董荣省;曹潇;侯春青;杨光;魏玉峤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9/04 | 分类号: | G01S19/04;G01S19/4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8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斗 信号 载波 相位 模糊 度单历元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北斗三频信号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几何无关模型,逐级分步确定各组合模糊度,完成三频信号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的解算,所述逐级分布步骤如下:
步骤1:依据基线长度和波长、电离层放大倍数,确定北斗三频组合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模型,北斗三频组合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模型写为:
其中,为组合载波相位双差值,为B1载波相位双差值、为B2载波相位双差值、为B3载波相位双差值;
为使几何距离不受观测值组合不同而变化,将组合观测模型表示为一般形式为:
式中,为双差算子,为卫星与测站之间的几何距离双差值(m),并包含所有与频率无关的误差残差项(如对流层残差、钟差残差等),为B1载波频率上的电离层延迟双差值,为组合观测噪声;
组合电离层比例因子
f1,f2和f3为北斗三频B1、B2和B3的中心频率;
组合后的波长λC及模糊度分别为:
根据不同α,β和γ的取值,构成超宽巷、宽巷和窄巷的不同组合,根据不同基线长度、波长、电离层放大倍数确定长短基线组合的模型;
步骤2:依据伪距观测量和超宽巷载波观测量线性组合方法,确定单历元三频组合超宽巷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步骤如下:
步骤2.1:采集新的历元,短基线时采用载波观测组合Φ(-4,1,4)作为第一超宽巷和Φ(0,-1,1)作为第二超宽巷和B1、B2和B3的伪距观测量以及电离层延迟观测量联立方程,采用Neill模型削弱对流层延迟误差的影响,对三个伪距观测量以及两个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处理,得到几何无关模型方程,如下:
长基线时采用载波观测组合Φ(1,4,-5)作为第一超宽巷和Φ(0,-1,1)作为第二超宽巷和B1、B2和B3的伪距观测量以及电离层延迟观测量联立方程,采用Neill模型削弱对流层延迟误差的影响,对三个伪距观测量以及两个载波观测量进行处理,得到几何无关模型方程,如下:
式中,和为B1、B2和B3伪距观测量双差值(m),和为第一、第二超宽巷波长(m/cycle),和为第一、二超宽巷载波相位观测量双差值(cycle),和为第一、二超宽巷整周模糊度双差值,为电离层伪距观测量双差值(m),采用最小二乘平差算法处理方程(5)或(6),获得超宽巷载波相位双差模糊度和的浮点解及其协方差阵或
步骤2.2:采用LAMBDA算法搜索出超宽巷载波相位双差模糊度,将步骤2.1中得到的或的浮点解及其协方差阵或带入LAMBDA算法确定其固定解,算法中将得到的超宽巷载波相位双差模糊度N组可能解增加20%的范围,得到M组可能解,计算出M组可能解对应的M组残差平方和VTPV,从M组残差平方和VTPV中选出最小值和次小值,和的固定解应满足残差平方和VTPV最小,且次小残差平方和VTPV和最小残差平方和VTPV比值大于预设阈值,如下式:
其中,T为一个正数,V为残差,VT为V的转置矩阵,P为观测权矩阵,min为最小值;在实际解算过程中,不固定T的值,通过固定模糊度解算中能容忍的最小失败率,反算出ratio检验中的阈值T代入(7)式,和式中的Ratio值进行比较,如果满足(7)式的判断条件,则认为判断成功;
采用超宽巷双差模糊度和的固定解和超宽巷双差模糊度和的浮点解的单位权中误差的一致性检验方法,进一步判断满足(7)式的超宽巷双差模糊度和固定解是否合理,若满足(8)式即认定超宽巷双差模糊度和固定解合理;
式中,整数解的单位权中误差为σA,初始解的单位权中误差为σ0,置信度为1-α,f为参数估计中的自由度,上式检验也称方差因子的χ2检验;
步骤3:根据宽巷载波相位观测量与步骤2所得的超宽巷载波相位观测量的线性关系,确定宽巷载波模糊度固定解,步骤如下:
步骤3.1:将宽巷观测量定义为与超宽巷观测量Φ(-4,1,4)和Φ(0,-1,1)或Φ(1,4,-5)和Φ(0,-1,1)线性相关的组合观测量,短基线时表示为:
ΦWL(i,j,k)=κΦ(-4,1,4)+ηΦ(0,-1,1) (9)
或者长基线时表示为:
ΦWL(i,j,k)=κΦ(1,4,-5)+ηΦ(0,-1,1) (10)
式中,κ,η为不同时取零的任意整数,从满足条件的κ,η组合中经测试选出一组宽巷观测量,短基线时选出的宽巷载波相位观测组合为长基线时选出的宽巷载波相位观测组合为由于宽巷载波相位观测量与超宽巷载波相位观测量有线性关系,可以直接由步骤2所得超宽巷双差模糊度和固定解获得宽巷双差模糊度固定解;
步骤4:根据步骤3所得的宽巷双差模糊度固定解,与宽巷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以及窄巷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确定窄巷载波模糊度;窄巷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NL(m,n,l)与任意两组超宽巷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EWL(i,j,k)或者宽巷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WL(u,v,w)线性无关,并且窄巷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中观测噪声影响应小于0.5周,窄巷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应该具有最小的电离层折射误差,并且考虑到其他误差,窄巷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波长不宜过短,综上获得窄巷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NL(2,0,-2);
短基线时,窄巷组合载波相位观测量:ΦNL(2,0,-2)与步骤3中的组合联立得:
长基线时,窄巷组合载波观测量:ΦNL(2,0,-2)与步骤3中的组合联立得:
式中,和由步骤2固定后的和代入(5)式或(6)式重新解算得到;
据上式最小二乘平差可求得窄巷载波模糊度浮点解,然后根据步骤2.3获得窄巷组合模糊度的固定解;
步骤5:依据步骤2所得超宽巷双差模糊度和的固定解及步骤4所得窄巷组合模糊度的固定解,确定基础载波模糊度固定,方程如下:
短基线情况:
长基线情况:
求解方程即得最终获得基础载波模糊度和,从而完成三频模糊度的单历元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斗三频信号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单历元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确定长短基线组合的模型依据是:短基线采用(-4,1,4)超宽巷组合,波长8.1403m,电离层放大2.21倍;长基线时可采用最优超宽巷(1,4,-5)组合,波长6.37m,电离层放大误差0.019倍;另外(0,-1,1)超宽巷组合,波长4.88m,电离层误差放大0.06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69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1S 无线电定向;无线电导航;采用无线电波测距或测速;采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或再辐射的定位或存在检测;采用其他波的类似装置
G01S19-00 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利用这种系统传输的信号确定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01 .传输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传输的信号来确定导航方案
G01S19-39 ..传输带有时间戳信息的卫星无线电信标定位系统,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NASS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态
G01S19-42 ...确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