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和空间混合的再生激光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5599.X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2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彭宇杰;李学春;王江峰;汪小超;黄文发;张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107 | 分类号: | H01S3/107;H01S3/067;H01S3/23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空间 混合 再生 激光 放大器 | ||
1.一种光纤-空间混合再生激光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由脉冲光源(1)、能量注入单元(2)、再生放大器单元(3)、相位控制单元和同步控制单元(4)构成:
所述的能量注入单元(2),沿脉冲光源(1)发出的脉冲激光包括依次的偏振控制器(5)、第一单向隔离器(6)、第二单向隔离器(7)、分束器(8)、非球面透镜(10)、第一薄膜偏振片(11)、第一半波片(12)、法拉第旋转器(13)和第一全反射镜(14)构成;
所述的再生放大器单元(3)包括一个光学谐振腔和泵浦注入部分:由依次的第二薄膜偏振片(15)、体相位调制器(16)、电光开关(17)、第二半波片(18)、第三薄膜偏振片(19)、带通滤波片(20)、第三半波片(21)、第一凸透镜(22)、第一光纤头(23)、增益光纤(24)、第二光纤头(25)、第二凸透镜(26)、长波透射镜(27)和第四半波片(28)至所述的第二薄膜偏振片(15)构成再生放大环形腔,所述的二薄膜偏振片(15)为激光输入端口,所述的第三薄膜偏振片(19)为激光输出端口,所述的泵浦注入部分包括:泵浦激光器(32)发出激光经泵浦保护器(31)、第三凸透镜(30)、第二全反射镜(29)反射至所述的长波透射镜(27)进入再生放大环形腔进行泵浦,微波信号源(33)发出端与所述的体相位调制器(16)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的相位控制单元和同步控制单元(4),其中相位控制单元由微波信号源(33)与所述的体相位调制器(16)构成,对激光脉冲进行光谱调制,所述的同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光源(1)、体相位调制器(16)和电光开关(17)的控制端相连,同步控制激光脉冲的输入、输出以及相位调制器的开启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空间混合再生激光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控制单元由一台皮秒精度的同步机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空间混合再生激光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益光纤为掺杂的保偏光纤或单偏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55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