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隐形磁极与电磁复合励磁转子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5371.0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7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兴;张学义;史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H02K1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隐形 磁极 电磁 复合 转子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隐形磁极与电磁复合励磁转子生产方法,属于汽车电机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永磁发电机转子的生产方法是采用轴和一个整圆柱形永磁体组装而成,再把圆柱形的永磁体按径向充磁,形成N极、S极间隔排列的永磁转子,在充磁过程中,磁分子不能完全达到有序排列,剩磁感应强度低,并且由于整圆柱形永磁体的磁极之间一部分永磁材料不起作用,因此该结构形式转子的永磁材料利用率低,而且由于永磁磁场为恒定磁场,磁场不可调节,在低转速时输出电压低,高转速时输出电压高,输出电压不稳定,导致汽车用电设备损坏或使用寿命缩短,其使用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发电机气隙内的磁场由永磁钢和电励磁线圈共同提供,磁场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稳定,生产方法简单的永磁隐形磁极与电磁复合励磁转子生产方法,其技术内容为:
永磁隐形磁极与电磁复合励磁转子生产方法,包括永磁转子生产、电励磁转子生产、转子装配,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永磁转子生产:采用精密铸造方法铸造中间带有通孔以及周边具有长T字型凸极和短T字型凸极相互间隔的转子铁芯,长T字型凸极比短T字型凸极长4mm,转子铁芯的每一个短T字型凸极上有四片相同的内弧面均为S极的园弧形永磁钢,每片园弧形永磁钢均通过极靴由非导磁螺钉固定在转子铁芯短T字型凸极的外圆弧上,园弧形永磁钢厚度和极靴厚度均为2mm,形成组合式隐形磁极永磁转子;
第二步,电励磁转子生产:采用精密铸造方法铸造中间带有通孔及磁轭的前爪极、铸造中间的通孔大于电励磁线圈外径、爪的数量与前爪极爪的数量相等的后爪极,按前爪极爪的方向朝向后端盖,后爪极爪的方向朝向前端盖,前爪极的爪与后爪极的爪相互错开的方式,将前爪极的爪与相邻的后爪极的爪采用不锈钢焊条焊接在一起,形成电励磁转子;
第三步,转子装配:将永磁转子压装在轴上,按照电励磁转子前爪极的背面靠近永磁转子的方式把电励磁转子压装在同一轴上,永磁转子与电励磁转子之间加装厚度为2mm~3mm的垫片,永磁转子上的每个磁极的轴向中心线与电励磁转子爪极上的每个爪的轴向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再用车床把转子外圆车至规定尺寸,完成永磁隐形磁极与电磁复合励磁转子的生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转子铁芯周边具有相互间隔的长T字型凸极和短T字型凸极,园弧形永磁钢固定在短T字型凸极上,贴近短T字型凸极的园弧形永磁钢内弧面的极性通过转子铁芯引到长T字型凸极上,园弧形永磁钢的两个极性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材料利用率高,电励磁转子为无刷爪极结构,故障率低,发电机气隙内的磁场由永磁钢和电励磁线圈共同提供,磁场可以调节,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永磁隐形磁极与电磁复合励磁转子生产方法,包括永磁转子生产、电励磁转子生产、转子装配,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永磁转子生产:采用精密铸造方法铸造中间带有通孔以及周边具有长T字型凸极和短T字型凸极相互间隔的转子铁芯,长T字型凸极比短T字型凸极长4mm,转子铁芯的每一个短T字型凸极上有四片相同的内弧面均为S极的园弧形永磁钢,每片园弧形永磁钢均通过极靴由非导磁螺钉固定在转子铁芯短T字型凸极的外圆弧上,园弧形永磁钢厚度和极靴厚度均为2mm,形成组合式隐形磁极永磁转子;
第二步,电励磁转子生产:采用精密铸造方法铸造中间带有通孔及磁轭的前爪极、铸造中间的通孔大于电励磁线圈外径、爪的数量与前爪极爪的数量相等的后爪极,按前爪极爪的方向朝向后端盖,后爪极爪的方向朝向前端盖,前爪极的爪与后爪极的爪相互错开的方式,将前爪极的爪与相邻的后爪极的爪采用不锈钢焊条焊接在一起,形成电励磁转子;
第三步,转子装配:将永磁转子压装在轴上,按照电励磁转子前爪极的背面靠近永磁转子的方式把电励磁转子压装在同一轴上,永磁转子与电励磁转子之间加装厚度为2mm~3mm的垫片,永磁转子上的每个磁极的轴向中心线与电励磁转子爪极上的每个爪的轴向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再用车床把转子外圆车至规定尺寸,完成永磁隐形磁极与电磁复合励磁转子的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5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布司他三种代谢物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药物球囊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