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羽毛球器材背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5011.0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0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林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焕强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袁周珠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毛球 器材 背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包,尤其是一种羽毛球器材背包。
背景技术
羽毛球在中国有着良好的群众运动基础和大众普及型,其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深得爱好者的青睐。
目前,羽毛球拍、羽毛球、毛巾、护膝护腕和水杯等作为羽毛球运动的器材和辅助物品,它们是独立包装的,使用时需分别携带,容易出现漏带的情况,为此,有人设计了专业的羽毛球器材包,可以将多种物品全部放上,但其体积较大,专用性强,不适合普通的羽毛球爱好者。而现有的普通背包则不适用于放置球拍,且使用普通背包放置球拍后,会晃动,导致背包拉链拉开,而且还容易将羽毛球杆划花,给使用者造成不便。
而且作为业余的羽毛球爱好者,较多的是购买散装的羽毛球,或者每次也就带几个,没有带上羽毛球的包装桶,如此羽毛球容易被压坏,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性广且能保护羽毛球拍的羽毛球器材背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毛球器材背包,包括背包本体和背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包本体的容腔前腔壁上设有一与羽毛球拍头部外形相适应的拍袋,在拍袋的两侧上各设有一条拉链,拉链两端分别连接拍袋口和拍袋下部,背包本体容腔的开口采用双头拉链封口,双头拉链包括拉链条、两个相向的拉链头和卡扣,卡扣包括卡件和扣件,卡件和扣件分别固定在两个拉链头上,卡件和扣件相扣紧后形成与羽毛球拍杆大小相适应的通孔。
在所述背包本体的两侧上各设有一个用于放置羽毛球的筒形硬质袋,筒形硬质袋包括两端开口的硬质筒体,在硬质筒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封口盖。
所述卡件和扣件均为半圆弧状的弯杆,在卡件和扣件的弯杆两端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卡孔和插销;在卡件和扣件的弯杆上还套有橡胶片。
所述背包本体的前方还设有辅助物品的存放袋。
所述背带的宽度为10-15cm;具体的,背带的宽度可以选择为12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适用性广,设有羽毛球拍的专用放置空间,且使用能保护羽毛球拍杆的双头拉链,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本发明的外观结构与普通背包相似,既可以用做羽毛球器械包,也可以作为普通背包使用,非常适合业余的羽毛球爱好者使用。
进一步通过设置用于放置羽毛球的筒形硬质袋,能很好的保护羽毛球不被压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双头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拍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筒形硬质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一种羽毛球器材背包,包括背包本体1和背带2。其中,背包本体1容腔的开口采用双拉链头的拉链3封口;双头拉链3包括拉链条31、两个相向的拉链头32和卡扣33,卡扣33包括卡件331和扣件332,卡件331和扣件332分别固定在两个拉链头32上;卡件331和扣件332相扣紧后形成与羽毛球拍杆大小相适应的通孔333。其中,卡件331和扣件332均为半圆弧状的弯杆,在卡件和扣件的弯杆两端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卡孔和插销;在卡件和扣件的弯杆上还套有橡胶片。
在上述背包本体1的容腔前腔壁上设有一与羽毛球拍头部外形相适应的拍袋4,在拍袋4的两侧上各设有一条拉链41,拉链41两端分别连接拍袋口和拍袋下部,而背包本体1的两侧上各设有一个用于放置羽毛球的筒形硬质袋5,筒形硬质袋5包括两端开口的硬质筒体51,在硬质筒体的两端各设有一封口盖52。
本实施例中,上述背包本体1的前方还设有辅助物品的存放袋6,用于存放毛巾等物品。
上述背带2的宽度为10-15cm,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如选择10cm、12cm、14cm等。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焕强,未经林焕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50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喷墨打印用色釉混合型抗菌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中底与小后掌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