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卡驱动桥轮毂及轴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4850.0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5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秦厚明;李建亭;许电波;李慧;邓辉;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F16C19/56;F16C35/067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双敏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轮毂 轴承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卡驱动桥轮毂及轴承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重卡驱动桥轮毂轴承一般采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压装到轮毂上,轮毂轴承的游隙通过螺母调整,或者,两个圆锥滚子轴承预先调整好轴承游隙,组成轮毂轴承单元作为整体压入轮毂内,以上两种方式均需要调整轴承游隙,装配不便。另外,同等规格下,采用圆锥滚子轴承还存在以下缺陷:
1)圆锥滚子轴承相对圆柱滚子轴承允许的径向载荷低;2)圆锥滚子轴承摩擦系数大于圆柱滚子轴承和推力球轴承的摩擦系数,影响整桥的传动效率;3)同时圆锥滚子轴承的噪声也相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卡驱动桥轮毂及轴承总成,它承载高、传动效率高、噪声低且安装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重卡驱动桥轮毂及轴承总成,
包括轮毂、前圆柱滚子轴承、后圆柱滚子轴承、前单向推力球轴承、后单向推力球轴承、前单向推力球轴承座、后单向推力球轴承座以及连接环;
前后两单向推力球轴承均包括座圈和与轮毂相对转动的轴圈;
在轴线方向上,轮毂中心孔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
轮毂中心孔的中部具有径向内凸的支撑挡圈,支撑挡圈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对应支撑前后两单向推力球轴承的座圈;
前单向推力球轴承座包括装配在前单向推力球轴承孔内的圆筒和该圆筒前端径向外凸的挡边,该挡边的后侧面支撑前单向推力球轴承的轴圈;
后单向推力球轴承座包括装配在后单向推力球轴承孔内的圆筒和该圆筒后端径向外凸的挡边,该挡边的前侧面支撑后单向推力球轴承的轴圈;
前后两圆柱滚子轴承分别对应装配在轮毂中心孔的前部和后部,前后两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分别对应轴向压在前单向推力球轴承座和后单向推力球轴承座上;
连接环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对应连接在前后两圆柱滚子轴承内圈上以锁定前后两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间距;
前后两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内圆面和连接环内圆面共同形成轮毂轴的轴孔,前后两单向推力球轴承座的内圆面均支撑在连接环的外圆面上;
支撑挡圈上环形均布有若干个轴向贯穿支撑挡圈的弹簧座孔,每个弹簧座孔内均置有压簧,压簧前后两端分别对应压在前后两单向推力球轴承的座圈上以保证前后两单向推力球轴承的最小轴向负荷。
上述重卡驱动桥轮毂及轴承总成,前后两圆柱滚子轴承轴向间的轮毂部分上环形分布有若干轴向沟通该部分的润滑油油道。
上述重卡驱动桥轮毂及轴承总成,连接环包括筒体和筒体前后两端的径向外凸缘,筒体两端的径向外凸缘分别容纳在前后两圆柱滚子轴承内圈内圆面上开设的沟槽内。
上述重卡驱动桥轮毂及轴承总成,前后两圆柱滚子轴承、前后两单向推力球轴承以及前后两单向推力球轴承座均以支撑挡圈为中心对称布置,连接环自身以支撑挡圈为中心对称。
上述重卡驱动桥轮毂及轴承总成,轮毂中心孔以支撑挡圈为中心对称,从前到后,顺次为第一孔段、第二孔段、第三孔段、第四孔段、第三孔段、第二孔段和第一孔段,第四孔段为支撑挡圈的内孔,第一孔段、第二孔段、第三孔段和第四孔段内径依次减小,前后两圆柱滚子轴承装配在第一孔段,前后两单向推力球轴承的座圈装配在第三孔段。
上述重卡驱动桥轮毂及轴承总成,前圆柱滚子轴承前侧装设实现其轴向定位的卡簧,后圆柱滚子轴承后侧装设实现其轴向定位的卡簧。
上述重卡驱动桥轮毂及轴承总成,前后两单向推力球轴承的轴圈和座圈均为平面型。
本发明轮毂中心孔内装设前后两圆柱滚子轴承和前后两单向推力球轴承,前后两单向推力球轴承之间设置压簧,保证前后两单向推力球轴承的最小轴向负荷。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承载高、传动效率高、噪声低、无需调整轴承游隙和安装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2前圆柱滚子轴承,3前单向推力球轴承座,4连接环,5前单向推力球轴承,6后单向推力球轴承,7压簧,8支撑挡圈,9后单向推力球轴承座,10后圆柱滚子轴承,11弹簧座孔,12润滑油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重卡驱动桥轮毂及轴承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4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柔性拉索的框架-核心筒结构
- 下一篇:防雾光学制品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