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遮阳物的耐积水荷载性能的装置及测量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43715.4 | 申请日: | 2013-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7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段恺;薛刚;李攀;刘强;张金花;郭永海;任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紫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M7/08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遮阳 积水 荷载 性能 装置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遮阳物的耐积水荷载性能的装置及测量方法,特别用于测量卷帘窗百叶帘的耐积水荷载能力。
背景技术
在我国颁布的新颁布行业标准JG/T240-2009中,提出了对各种建筑的遮阳品耐积水荷载性能通用要求和标准细则。本申请即为用于配合该标准的实施,而研制的试验测量设备以及测量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式的测量遮阳物的耐积水荷载性能的装置及测量方法,使其更准确、快捷的得出遮阳物的耐积水荷载性能,以满足目前现行的行业标准。
技术方案1、一种测试遮阳物的耐积水荷载性能的装置,其具有试件框架、喷淋装置以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供水管路以及水箱,其中,所述水箱为整个测试过程提供足够的清洁用水,所述水箱并位于试验框架的底部,其通过所述供水管路,将水输送至所述喷淋管中;所述试件框架上具有试件固定装置,被测试的遮阳物被展开并通过该试件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试验框架上,所述试件固定装置位于试验框架的上下方向的大约中部位置,以使得该喷淋管能够向下喷淋至所述被测试的遮阳物;所述供水管路中还设有用于测量喷水流量的电磁流量计、用于控制向管路加水的屏蔽阀以及用于调节水流量的闸阀。
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测试遮阳物的耐积水荷载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供水管路中还设有内扣球阀,用于控制喷淋管的出水孔的数量。
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测试遮阳物的耐积水荷载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框架的规格是3000×700×2800mm,采用刚性桁架结构,设计采用80×80系列工业铝型材;所述试验框架外型采用圆角过渡,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
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3中所述的测试遮阳物的耐积水荷载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框架采用M8高强度专用螺栓加弹性扣件的内部连接方式。
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测试遮阳物的耐积水荷载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上有间距为50mm的出水孔,用于向试件喷水,所述出水孔的直径为38mm。
技术方案6、一种使用根据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遮阳物的耐积水荷载性能的 装置来测量遮阳物的耐积水荷载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被测试的遮阳物安装固定于试验框架上。
2)选择需要测定的耐积水荷载性能的标准等级,确定喷水的流量,调节流量值至合适,准备向喷淋管供水。
3)开始向喷淋管供水,喷淋管向被测试的遮阳物喷水并持续60分钟,读取流量值并计时。
4)达到标准规定的时间后,排干遮阳物上的积水。
5)静置30分钟后,检查试件的损坏程度以及是否具有各种功能性障碍。
技术方案7、根据技术方案7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5)可反复多次,计算并记录相应的平均值。根据试件的规格尺寸,适当的调整喷淋管2的喷孔数量
技术方案8、根据技术方案7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物为遮阳叶片或遮阳板。
技术方案9、根据技术方案7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后,根据试件的规格尺寸,适当的调整喷淋管的出水孔的数量。
技术方案10、根据技术方案7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后,通过所述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自动完成耐积水的其余试验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测量遮阳物的耐积水荷载性能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试验框架的剖面图。
附图中各标记指代部件:
1--试验框架
2--喷淋管
3--遮阳蓬(被测试件)
4--不锈钢水箱
5--闸阀
6--屏蔽泵
7--内扣球阀
8--电磁流量计
9--定位夹具
10--供水管路
11--电控柜
12--U型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紫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紫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3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