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振复合残余应力均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3114.3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以都;吕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0/00 | 分类号: | C21D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残余 应力 方法 | ||
1.一种热振复合残余应力均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生产实践中残余应力测试经验及结合计算机数值仿真技术,分析时效件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并且选取时效件特定参考位置;
步骤二:为了评价残余应力均化效果,对步骤一选取的时效件特定参考位置,进行热振复合时效前的残余应力测试和尺寸形状测定;
步骤三:分析时效件的材料和结构形状,确定适合时效件的先热后振或者热振同时的方案,并完成相关工艺流程的制定,从而选取出温度、激振力、激振频率、激振位置、支撑位置和工作时间工艺参数;
步骤四:在自制的热振复合时效设备中,根据步骤三得到的工艺方案和工艺参数,将时效件安装在振动平台合适位置处,进而实施热振复合时效;
步骤五:热振复合时效完成后,对步骤一选取的特定位置再次进行残余应力测试和尺寸形状测定,以便获知热振复合时效对时效件的作用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振复合残余应力均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分析时效件的材料和结构形状,确定适合时效件的先热后振或者热振同时的方案,并完成相关工艺流程的制定,从而选取出温度、激振力、激振频率、激振位置、支撑位置和工作时间工艺参数”,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由时效件的材料和结构形状分析其模态参数,对于体积小,刚度低特征的时效件采用先热后振的方案;对于体积大,刚度高特征的时效件采用热振同时的方案;根据时效件材料的组织形态和性能,选取合适的热时效温度,如对于铝合金时效件的作用温度范围为100-250℃;根据时效件的结构形状选取合适的热时效工作时间和冷却方式,如薄壁件选取保温时间约为20分钟,并选取随炉冷却方式;根据时效件的结构形状特点选择振动相关工艺参数,如梁类型时效件在振动台上的装夹位置选取,激振器在振动台上的激振位置选取,振动台的支撑方式选取及激振时间和激振频率的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振复合残余应力均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在自制的热振复合时效设备中,根据步骤三得到的工艺方案和工艺参数,将时效件安装在振动平台合适位置处,进而实施热振复合时效”,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由于自制的热振复合时效设备中其热时效系统控制时效件的温度作用场,不影响振动时效系统的硬件工作,因此先将振动时效系统根据步骤三得到的振动相关参数进行搭建,然后将时效件直接安装在振动平台合适位置处,之后完成热时效系统的搭建;过后根据步骤三得到的热时效温度参数对热时效系统的控制器进行设置,根据步骤三得到的激振频率参数对振动时效系统的控制器进行设置,进而根据步骤三制定的工艺流程完成时效件的热振复合时效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31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